第一章第二节复习地球的运动内容摘要:
基摩人的雪屋 北寒带 南寒带 这一节我们学习了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 公转和自转,下面我们来对比总结一下。 项 目 自 转 公 转 概 念 地球绕着地轴旋转 地球绕太阳旋转 方 向 自西向东 自西向东 周 期 约 24小时 一年 地理意义 昼夜更替 四季更替 ,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 2.下列城市中,一年当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的是 ( ) A.北京 B.哈尔滨 C.汕头 D.海口 B C 3.某地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温带,南侧有极昼、极夜现象,该地应位于 ( ) A. 66. 5176。 N, 20176。 W B. 66. 5176。 N, 0176。 C. 66. 5176。 S, 20176。 W D. 66. 5176。 S, 0176。 C C 一年中正午物体影子永远朝南的地区是( ) A、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B、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C、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D、赤道以南 B 4.下列地区,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 ) A.南、北纬 90176。 B.南、北纬 23. 5176。 C.赤道 D.南、北纬 66. 5176。 根据图 1中日历中所提供的信息,日历 中所示的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下列四个中的( ) A. 23o26’S B. 23o26’N C. 0o D. 15oN B B 6.北京一年中白昼最长的一天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第一章第二节复习地球的运动
相关推荐
时间画上分针, 先让学生在模型钟面拨出对应的时间,再画分针。 三、综合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 6 题 说一说每个小朋友的作息时间,并填在表格上。 2.完成“练习二”第 7 题 读出钟面上的时间,教师出示本班上午的作息时间表,让学生说一说,钟面上某个时间自己在干什么。 3.完成“练习二”第 8 题 从教材所示三幅图,你们可以看出这一家人准备去干什么吗。 你能根据每幅图对应的时间,找到电子钟
在新课程视野下,应该赋予语文“双基”崭新的时代内涵。 首先,教师要对“双基”教学加以高度重视。 它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而是学习语文的根本。 但我们讲落实“双基”,并非突出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人文性”。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犹如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落实双基的过程,就是落实“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过程。 另外,“语文双基”的落实,不是孤立的一两个教学环节
都有 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归纳总结:生物的特征 练一练 查一查: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共同特征 的一项是。 ( ) A、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 、 生物能对外界作出反射 C、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D、 生物的生活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 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 ) A、 汽车加油 B、 小鸡破壳而出 C、 人喝水和吃饭 D、
寄生: 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且从这种生物身上摄取营养来维持生活的现象,叫做寄生。 寄生虫: 得到利益 的个体,如蛔虫,猪肉绦虫。 宿主或寄主: 遭受损害 的个体,如人,猪,钉螺等。 细长 口 肛门 角质层 消化管前端有 ___, 后端有 _______。 体表有 __________。 身体 _________,呈 _________。 圆柱形 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症状:
市需要维持社会生产和生活秩序,因此要有各种 社会组织,机构。 城市的主要特征 1 以人为主体 2具有高度的密集性 3 城市是开放、不断运转的有机体 影响城市区位的主要因素 自然因素 地形 气候 水源 矿产 社会经济条件 政治 军事 交通 文化 针对训练 读 “ 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示意图 ” ,完成下列问题 (1)A~ F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其中 : A_____河谷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