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游褒禅山记内容摘要:
奇观常在险远 有 志 有 力 有 物 尽吾志 无悔矣 余之所得 —— 议 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 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 仆 碑 其文漫灭 音 谬 古书之不存 谬 其 传 何可胜道也哉 观点: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逻辑严密 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 议 第五段: 补叙同游者 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平父;安上,字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游褒禅山记 记叙 议论 山、碑 洞 前洞 :平旷 ,有泉 — 夷以近 ,游者众 后洞 :窈然 ,甚寒 — 险以远 ,至者少 游洞 入之愈深 → 进愈难 → 见愈奇 随怠者出 ,所以 见少 记少 乐少 悔:不得极游之乐 古人求思之深 奇观常在险远 有志 有力 有物 尽吾 志 ,无悔矣 仆碑 —— 深思而慎取 记叙 —— 补叙同游者 课堂小结 本文把 ______和 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 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 ________” 和“ ______ ”的道理。 游山 治学 游山 尽吾志 深思而慎取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 治学 还是 处事 ,都 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 (尽吾志 )和 “ 深思而慎取 ” 的态度 ,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归纳主题 因事见理 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 详略得当 文笔简洁 语言凝炼 写作手法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第一部分 记游 第二部分 议论 略 详 山 碑 略 详 前洞和后洞概况 游后洞经过 前洞 后洞 经过 补叙经过、 写心情 华山洞的心得 借仆碑抒发感慨 议志 议力 议物 略 略 略 略 略 详 详 详 详 详 → → → → → → → → ↑ ↑ ↑ → 文笔简洁,语言凝炼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精要得当、平实深刻、言简意丰 知识归纳 —— 一词多义 以其乃华山之阳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良乃入,具告沛公 质于齐,兵乃出 家祭无忘告乃翁 日初出大如车盖 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英才盖世,众士仰慕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 乃 盖 副词,表判断,是 副词,竟然,居然 连词,于是 连词,才 代词,你,你。第十课游褒禅山记
相关推荐
元 现在有 人 m247。 10 挑战一: 看一看,说一说。 • 1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 • 2个三角形用几根。 • 10个呢。 • a个呢。 三角形个数 小棒根数 1 2 3 a … 3 1 3 2 3 3 … 3 a 努力吧。 1只手有 5个手指; 2只手有 10个手指; n只手有 ( )个手指。 5n 请大家猜一猜储蓄罐里有多少钱。 谁有好办法表示出储蓄罐里的钱数呢。 ⑴
247。 = : = : = : = 摊 位 总 价 (元) 数 量 (千克) 单 价 (元) A B C 15 3 5 9 2 12 3 4 247。 = 哪个摊位上的苹果最便宜 ? : = 除法 比 (表示两个 数的关系) (一种运算) 被除数 前项 ( 247。 ) 除号 除数 商 ( : ) 比号 后项 比值 6 : 4 = 6 247。 4 = 前 项 比 号 后 项 比 值 被除数
了 50元,应找回多少元。 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探究新知 从 50元里去掉 2盒水彩笔的钱。 5015 2 应先算什么。 =______ =___(元) 50 3020 答:应找回 20元。 解决问题 归纳总结 5 3+20 5015 2 =15+20 =35 =5030 =20 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法又有加减法,要 先算乘法 ,再算加减法。
骤二、探究释疑 【 环节 1 师友解惑 】 思考:菜豆种子是有哪些结构组成。 菜豆的外形 首先观察菜豆的外形。 然后沿中线把它剖开。 种皮 种孔 种脐 【 环节 2 教师点拨 】 种皮 胚芽 胚轴 胚根 子叶 这是菜豆的一瓣,请大家观察它的结构 【 环节 2 教师点拨 】 ———— 胚芽 胚轴 —— —————— 胚根 —— 子叶 —— 种皮 菜豆种子的结构 (营养) 胚芽 胚: 胚轴 胚根
法. 答案: (1)5 (2)3 (3)3 (4)类比 探究浮力的大小 【 实验猜想 】 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液体的密度、物体排开水的 体积、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等因素有关. 【 实验器材 】 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小桶、水和石块. 【 实验步骤 】 如图 14- 5- 2 所示: (1) (2) (3) (4) (5) 图 14- 5- 2 次 数 石块重 G1/N 浸没在水中后 弹簧测力计的 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