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第1节尿的形成和排出内容摘要:
且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也有重要的作用。 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肾动脉 肾静脉 尿液的排出 肾脏(尿液): 输尿管 膀胱 尿道 代谢废物的 3条主要排出途径 : 呼吸系统 汗 液 尿 液 二氧化碳 少量水 部分水 少量无机盐 尿素 大部分水 大部分尿素 无机盐 尿素 二氧化碳 多余的水 无机盐 粪便 呼气 出汗 排尿 排 泄 人体内废物排出的途径: 排 遗 排便 肾脏血流特点: 肾动脉 入球小动脉 肾小球 出球小动脉 小动脉 肾小管处毛细血管 小静脉 肾静脉 尿的形成 尿的形成过程 ① 肾小球的 滤过作用 :形成原尿 ② 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 :形成尿液 尿液的排出 五、泌尿系统的卫生 ① 每天饮用适量的水 ② 及时排尿 ③ 女性注意尿道外口的清洁卫生 肾单位产生尿液 肾盂 输尿管 尿道 排出体外 膀胱 小结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分布在皮质 泌尿系统的组成 : 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肾脏的结构: 肾脏分为皮质、髓质和肾盂三部分。 分布在皮质和髓质 尿液的形成: ① 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 过滤作用 :形成原尿 ② 肾小管的 重吸收作用 :形成尿液 ,尿液中不含 ( ) A、葡萄糖 B、尿素 C、无机盐 D、葡萄糖和无机盐 ,肾脏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 A、肾小囊 B、集合管 C、肾小球 D、肾小管 ,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 ) ,可是尿液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集合管有吸收尿液的作用 D、膀胱有贮存尿液的作用 ,推测其发生病变的部位是( ) 达标反馈: AC B DC 基础演练: 1. 肾脏内侧中部凹陷处叫 (。第五章第1节尿的形成和排出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五章第1节尿的形成和排出2
尿形成的两个过程 泌尿系统和肾单位组成 排尿的三个作用: 四种液体: 泌尿系统 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 肾小球和缠绕在肾小管 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肾小球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 排出 废物 调节体内 水 和 无机盐 的平衡 维持 组织细胞 的正常生理功能 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 巩固小结 反馈巩固: ( ) ,出球为小静脉 D. 出球为小动脉
第五章第一节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BC , AD =23 AB ⇒ AE =23AC =23b , BC = AC - AB = b - a . 由 △ A DE ∽△ A B C ,得 DE =23BC =23( b - a ) . 又 AM 是 △ A BC 的中线, DE ∥ BC , 得 DN =12DE =13( b - a ) . 又 AM =12( AB + AC ) =12( a + b ) . △
第五章第一节原子结构核外电子排布
238 94Pu 和240 94Pu 的质子数之差为 2 B.238 94Pu 和240 94Pu 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238 94Pu 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差为 144 D .238 94Pu 和240 94Pu 互为同素异形体 [答案 ] B [ 解析 ] A 项,238 94 Pu 和240 94 Pu 的质子数 之差为 0 ,错误; B 项,238 94Pu 和240 94 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