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运动(1)内容摘要:
年 6月 11日到 9月 21日,光绪帝发布了 一系列的变法令,新政共推行了 103天。 因 1898年为戊戌年, 所以也称“戊戌变法”。 公车上书失败后 …… ( 1)康有为、梁启超创办 《 万国公报 》 ( 2)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 3)将 《 万国公报 》 改名为 《 中外纪闻 》 通过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继续宣传维新变法。 定期集会演讲。 作为强学会的机关报发行。 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 变法最终失败 .戊戌变法持续了 103天,因此又称“ 百日维新 ”。 大 清 国 慈 禧 皇 太 后 变法的结局 : 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历史证明: (四)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的意义: 性质: 实质: 意义: ②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知识分子参与政权。 ③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 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 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斗争。 ①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 的传播。 “ 百日维新 ” 知识小结 百 日 维 新 时 间 性 质 内 容 意 义 政治上 经济上 思想文化上 军事上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 任用维新人士。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 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 开放言论。 训练新式军队。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赴难图 课 时 总 结 第七课 戊戌变法 一、原因 二、序幕 —— 公车上书 三。维新变法运动(1)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经济: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周双平)
的。 爸爸:啊。 (师)女儿送礼物时与小璐进行比较的目的可能是什么。 (生)(具体分析) (师)对这就是一种攀比心理,在这种心理指引下,会出现哪些现象呢。 (生)饮食消费向广告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娱乐消费向流行看齐,人情消费向成人看齐。 (师)这种消费心理的存在主要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呢。 (生)(讨论回答)(个人精力分散和家庭负担加重) (师)那假如你是这位女儿,该怎么办呢。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