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doc(2)内容摘要:
第一组:捞、饵、钩、践、鳃、皎、沮、诱、诫、纵、 第二组:啪、溅、翼、唇、 指导临摹 (设计意图: 充分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展示学习成果、在交流中分享阅读体会。 交流展示的过程也是教师相机指导的抓手,教师可结合教学目标落实基本功训练。 ) 五 、 当堂检测 ,总结拓展 ,我能辨得清。 钓( ) 阻( ) 践( ) 抉( ) 钩( ) 沮( ) 溅( ) 决( ) 2. 根据“我”的心情变化,填空。 当“我”钓到大鲈鱼时, ________________;爸爸要“我”把鱼放回湖里时,________________,但因为爸爸的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 ________________。 事情过去三十四年后,我从中得到了深刻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通过互评、他评、自评等形式,当堂检测课时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让学生体会成长的快乐。 巧妙的利用课堂作业设计将本课时与下节课内容相结合, 为下一节课的学习 设置悬念。 ) 板书设计: 放 急切 —— 争辩 —— 乞求 —— 沮丧 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 , 从而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教学过程 一、 回顾交流,明确目标。 师:这节 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3课《钓鱼的启示》。 首先让我们回忆一下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出示习题),那么通过钓鱼这件事,作者究竟得到了什么启示,以至于 34 年过去了,还让他念念不忘。 这将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 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的 11 自然段 , 其他同学 用笔画出作者所得到 启示 的句子。 请同学们抓住重点词句领会你刚刚画下的句子的意思,把自己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设计意图:交流 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明确课时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段落。 ) 二、 问题导学,深层体悟 全班交流: ,实践起来却很难。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实践道德的勇气和力量。 ( 1)是:正确的 非:错误的 联系课文谈 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doc(2)
相关推荐
三、研读第 4——10 自然段。 (一)整体感知。 学生边听录音边默读边想。 汇报:你读懂了什么。 (二)学习第 4——9 自然段。 请学生画出描写作者言行的句子。 生汇报,指导朗读。 比赛读:你可以把 “我 ”的心情变化读出来吗。 讨论:父亲为什么一定要 “我 ”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里去。 你同意父亲叫 “我 ”把大鲈鱼放走吗。 (学生表态后,进行辩
课文。 选入课文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板书课题)。 读课题,理解:启示的意思,从题目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板书:钓鱼 启示)我们要学会从课题中捕捉课文的相关信息,这也是学习的一个方法。 二、初读课文,理清条理: 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读完后,想想,课文哪部分写了钓鱼,哪部分写了启示。 反馈并补充板书(在钓鱼和启示中间还写了什么。 ):放鱼 浏览全文,根据板书
是( )、宽是( )。 5cm (上、下面) (前、后面) (左、右面) 你会算吗。 上、下面的面积 = 左、右面的面积 = 前、后面的面积 = 长宽 宽高 长高 长 高 宽 长 宽 例 制作右面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 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5cm 4cm 8cm 想一想 例 制作右面这样一个长方体纸盒。 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纸板。 5cm 4cm 8cm 8 5 2 +8 4 2 +5
解感悟 1?父亲是怎样用钉子来教育孩子的。 小组合作读课文,讨论归纳。 2?汇报交流,引导归纳:钉钉子、拔钉子。 3?生独立找出相应段落朗读、理解。 父亲要求孩子“钉钉子”的用意是什么。 建议“拔钉子”的目的呢。 4?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1)读课文第 2 段,想:当父亲发现小男孩脾气很坏时,他会怎么想。 怎么做。 引导归纳“钉钉子记彔发脾气的次数”。 (2)这个办法有用吗。 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枚钉子,它的面积与它边上的钉子数有什么关系。 ②当多边形内只有 1 枚钉子时,用 n 表示多边形边上的钉子数,用 S 表示多边形的面积,那么 S=。 先在小组里交流,再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类多边形的面积。 ( 4)全班交流 学生交流发现的规律。 强调:内部只有 1 枚钉子。 任意一个多边形都有这样的规律吗。 2.活动二: 探索内部有 2枚钉子的多边形面积与它边上钉子数的关系。 如果多边形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