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和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的规律习题课1内容摘要:
因此,球能落在马路上, v 的最小值 vmin为球恰好越过墙的最高点 P,落在马路上 B 点时的平抛初速度,设小球运动到 P 点所需时间为 t2,则此过程中小球的水平位移: L = vmin t2 小球的竖直方向位移: H- h= 12 gt22 解以上两式得: vmin= L g2( H- h) = 5m/s 因此 v0 的范围是 vmin≤ v≤ vmax,即 5m/s≤ v≤ 13m/s 拓展 :⑴本题使用的是极限分析法. v 不能太大,否则小球将落于马路右侧; v0 又不能太小,否则被墙挡住而不能落在马路上.因而只要分析落在马路上的两个临界状态,即可解得所求的范围. ⑵从解答中可以看到,解题过程中画出示意图的重要性,它既可以使抽象的物理情景变得直观,更可以使有些隐藏于问题深处的条件暴露无遗.小球落在墙外的马路上,其速度最大值所对应的落点位于马路的外侧边缘;而其速度最小值的对应落点却不是马路的内侧边缘,而是墙的最高点P.这一隐含的条件 只有在示意图中才能清楚地显露出来. 例 4. 在倾角为 30176。 的光滑斜坡上有两个小球 M和 N,起始位置如图 - 8所示, M球距坡底 AB 的距离为 h= 10m,两球沿坡底方向的水平距离为 S= 8m,则给 M 球一个多大的水平速度,才能使 M 球沿斜坡运动而击中 N 球。 ( g 取 10m/s2) 解析: 题 中 M 球以一定的水平速度在斜坡上运动时, 其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恒定,方向沿斜坡向下,与初速度方向垂 直。 M 球在光滑斜坡上的加速度为: a= gsinα M 球在沿斜坡方向上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 a 的匀加速 直线运动,所以: h= 12 at2 图 - 8 A B M N h s v α 4 v A v B 图 - 9 M 球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要使其击中 N 球,其水平位移 s= v0t 由以上三式可得: v0= s gsinθ2h ,代入数据可得 v0= 4m/s。 拓展: 我们知道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它是一类重要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具有加速度恒定、初速度与加速度垂直的动力学特征,最常用的研究方法就是将其分解为两个较为简单的直线运动。 其实,如果质点受恒力作用而具有恒定的 加速度,并且其初速度方向与恒力垂直,其运动情况就与平抛运动类似,我们常就把它们叫做类平抛运动,同样可以应用研究平抛运动的方法来研究其运动规律。 【 能力训练 】 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 B.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合运动的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不一定相等。运动和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的规律习题课1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运动的快慢教案课时1
实验:“比较纸片下落的快慢”。 体验两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取两张 16开纸,其 中一张对折一次,另一张对折两次,为了使纸片平稳下落,可将纸片的两端向上叠起一部分,让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释放。 (猜一猜 ):哪一张纸片下落的较快。 (试一试 ):结果与你的猜测一致吗。 (议一议 ):怎样比较纸片运动的快慢。 还有其他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吗。 (3)再举例让学生讨论:一位同学百米跑用了 12s
辛店镇辛店村小学moduie1unit2myfavouritecolourisyellow
也会涉 及。 这里的 “Here you are.”不是重点学习内容,如果学生掌握起来有困难,可以不要求学生自己能说出来。 四、训练巩固 完成 SB Unit 2 活动 3。 教师先带领学生观察图片,请学生说出人物的名字和铅笔的颜色;然后播放录音,请学生完整的听一遍录音;再次播放录音,请学生自己连线;播放第三次录音,全班核对答案。 完成 SB Unit 2 活动 4。 播放录音
辛店镇辛店村小学杨换英
(3)请学生观察图,体会“后退就赢,前进就输”的原因。 3 (1)小组讨论:这则谜语的意思是什么。 (2)抽生汇报:你猜出的谜底是什么。 (拔河)说说这样猜的理由。 引导学生弄清“后退就赢,前进就输”是什么原因。 4 读一读、想一想、猜一猜。 (老师板书)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2 教学重点 认写本课生字。 朗读谜语,猜出谜底。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抓住特征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