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幸电子公司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mm 的切削余量。 5. 4. 夹紧:根据所焊制的管材、管件选择合适的卡瓦夹具,夹紧管材,为切削做好准备。 5. 4. 切削:切削所焊管段、管件端面杂质和氧化层,保证两对接端面平整、光洁、无杂质。 5. 4. 对中:两焊管段端面要完全对中,错边越小越好,错边不能超过壁厚的 10%。 否则,将影响对接质量。 5. 4. 加热:对接温度一般在 210230℃ 之间为宜,加热板加热时间冬夏有别, 两端面熔融长度 应 为 12mm。 5. 4. 切换:将加热板拿开,迅速让两热融端面相粘并加压,为保证熔融对接质量 ,切换周期越短越好。 5. 4. 熔融对接:是焊接的关键,对接过程应始终处于熔融压力下进行,卷边宽度 应为 24mm。 5. 4. 冷却:保持对接压力不变,让接口缓慢冷却,冷却时间长短以手摸卷边生硬,感觉不到热为准。 5. 4. 对接完成:冷却好后松开卡瓦,移开对接机 5. 4. PE 连接注意事项: 5. 4. 管道连接前应对管材、管件及附属设备、阀门、仪表按设计要求进行核对,并应在施工现场面进行外观检查,符合要求方准使用。 5. 4. 连接时应使用同一生产厂家的管材和管件,如确需将不同厂家(品牌) 的管材、管件连接则应经实验证明其可靠性之后方准使用。 5. 4. 每次连接完成后,应进行外观质量检验,不符合要求的必须返工。 5. 4. 施工人员应进行上岗培训。 5. 4. 每次施工后,管口应临时封堵。 5. 4. 在寒冷气候( 5℃以下)和大风环境下进行连接操作时,应采取保护措施或调整施工工艺参数。 5. 5 法兰和阀门的安装 5. 5. 法兰 安装 5. 5. 法兰密封面和垫片应完好无损,符合要求。 5. 5. 法兰连接时应保持平行,其偏差不大于法兰外径的 ‰,且不大于 2mm,不得用 强紧螺栓的方法消除歪斜。 5. 5. 法兰连接时应保持同轴,其螺栓孔中心偏差不超过孔径的 5%,使螺栓方便穿入。 5. 5. 法兰连接螺栓应使用同一种规格,安装方向一致,紧固螺栓时应对称均匀,松紧适度,紧固后外露长度不大于 2 倍螺距。 5. 5. 螺栓紧固后,应与法兰紧贴,不得有缝隙,需加垫圈时,每个螺栓不应超过一个。 5. 5. 阀门的安装 5. 5. 待安装的阀门应进行合格检查,并有各项参数和制造厂家标志说明。 5. 5. 检查阀门压盖螺栓有足够的调节余量。 5. 5. 阀门将在关闭的 状态下安装。 5. 5. 安装阀门前,应核对型号、安装位置、介质流向,特别注意阀门工作压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5. 5. 阀 门 的安装要检查其垂直度,当发现倾斜时,应予校正或拆换。 5. 5. 阀门、计量仪表等除施工图中标注以外,一般应安装在方便操作和便于读数的位置和高度上。 6 管道系统 吹扫 试压 管道系统 吹扫 的排放管必须接入可靠的水井或沟中。 排放管的截面不得小于被 吹扫 管截面的 60%。 吹扫工作 必须连续进行,直至出口的 白色 标靶 目测 无污物 ,管道内无异常响声 为止。 管道安装完毕后,按系统进行气压试验。 试验压力必须符合设计规定,暗装的管道隐蔽前必须进行压力试验。 试验压力按设计规定值进行。 管道系统在进行压力试验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a 管道系统及管道支吊架均已安装完毕,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b 试验方案已经批准。 试压所需的临时 气 源, 排气 阀等已安装完毕。 试压用临时加固措施经检查确认安全可靠。 c 不少于 2 块已经校验的压力表。 其精度不低于 级,表的满刻度值为最大被侧压力的 ~ 2 倍。 管道系统试压时,必须再次对系 统关键部位进行复查,然后打开进 气 阀向系统充 气。 系统升压过程要缓慢,升至 ~ 时,停止升压检查。 正常后,升至工作压力,再次检查后升至试验压力,静置 10分钟压降不大后,降至工作压力全面检查焊口、丝头、阀门等部位,以不渗不漏为合格。 管道系统 压力 试验合格后, 必须及时拆除所有临时盲板。 核对记录,及时办好签证或隐蔽工程记录。 7 天然气置换工作 置换前的准备工作 在置换前应对所有的管网资料进行仔细的核查。 根据调查核实结果,结合天然气运行的工艺要求,按照保证置换前后安全 运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编制详细的置换方案,并报有关单位审核后实施。 管网资料的准备依据现有竣工图对置换区域中的中压管网进行核查,主要有详细的管径、管长、材质、连接方式、密封填料;阀门编号和型号、运行状况及位置;凝水缸的编号、规格及位置等内容,以表格形式存档。 放散点的选择:依据置换区域管网图,通过实地勘察,尽量利用现状管网上的凝水缸和阀门边的放散阀作为放散点,放散点应避开生产区、明火、高压架空电线等场所,并能保证管道内燃气置换不留死角。 放散点要在置换区域管网上标注出来,中压放散点 考虑设在调压器前。 操作步骤 置换人员的培训:应在置换工作开始前,对所有参加人员按其分工不同进行岗位培训。 机具设备的配备:在置换工作开始前,结合实际情况配备置换工作所需的机具设备。 主要有:工程抢险车及维修工具器材;防爆风机和防爆照明灯具;放散管及火炬;便携式燃气泄露报警仪(天然气用);燃气专用灭火器材;检漏水;对讲机等 天然气置换安全保障措施 为了确保天然气置换工作的安全进行,所有参加置换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安全法律 、法规及安全管理规定和置换方案作业。 在置换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下,各小组在 2020 年 7 月底前应对燃气输配管网资料再进行一次详细的调查统计。 在置换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导下,各小组应在置换开始实施 1周前完成天然气置换工作的各项作业规程、应急预案及所有参加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参加置换工作的各职能组要服从指挥部的统一指挥,精心组织,加强管理,确保置换工作安全顺利实施。 参加置换工作的全体人员一律佩带相应工作岗位的挂牌,穿防静电服装,保持通讯通畅在安全区域使用对讲机、手机。 专职安保人员在现场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即时向指挥人员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各放散小组应确定现场安全第一责任人,工作人员按置换方案所指定的位置按时到达放散点进行放散,要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不得随意启闭各种阀门。 作业区域内严禁吸烟,能点火炬放散的尽量点火炬,直接放散时务必杜绝周围环境中有明火或高温物体。 中压置换开启各种阀门时必须缓慢进行。 作业区要组织监护,要保持空气通畅,无燃气聚积,无第二火源。 放散结束后应用检测仪或肥皂液检漏,确认不漏气方可撤 离。 带气作业人员必须佩带防毒面具,使用防爆工具,穿防静电服,准备好灭火器,救生器。 在放散点周围半径 50M 范围内设立安全警戒线,实行值班值勤,并在四周放置警示标语,任何与施工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放散区域。 当燃气放散时,应随时监测天气及风向变化,对放散区下方的环境变化注意观察并随时采取措施。 现场应配备医务人员,一旦发生人员中毒,就近抢救,并与附近医院联系,抢救事故的所有人员。 天然气置换的前提条件 配气的中 压调压 基 站达到置换投产条件; 满足置换的中压干管、支管按设计要求完工,同时管道试压吹扫合格; 用气车间的燃气输配、调压系统及燃烧设备、各种阀门等以按天然气运行技术参数要求完成调整、改装或更换工作。 天然气置换技术参数和作业要求 天然气置换方法:各类管网原则上均采用天然气直接置换法。 置换时将管网中的燃气放散,使管中的压力为 0。 在管网始端通入天然气,置换压力不得超过管网系统和设备的设计压力。 置换的运行压力 ,流 速 5M/S,接地电阻 100Ω。 在末端点火炬放散,并在放散处取样测甲烷浓度,当甲烷浓度≥ 80%时,关闭放散点,完成置换。 第 四 章 资源需用计划 1 劳动力需用计划 劳动力安排提倡一专多能,充分挖掘人力资源的潜力。 最大程度地确定地面预制以及组对的范围,减少高空作业。 充分利用工地施工间隙,避免窝工,充分利用劳力资源,加快施工速度。 采取立体交叉作业施工方法,充分利用工作面,以提高工时和劳动力的利用率。 劳动力需用计划 (见表 ) 表 劳动力需用计划一览表 序 号 时间 工种 10 天 20 天 30 天 人数 人数 人数 1 测量工 2 2 2 2 管道工 6 6 6 3 电 工 2 2 2 4 起重工 0 2 2 5 钳 工 0 2 2 6 焊工 4 4 4 7 合 计 12 18 18 2 主要机具需用计划见表 表 主要机具使用计划 序号 机 械 设 备 名 称 规格型号 单 位 数 量 制造 年份 额定功 率 (KW) 所有 性质 备 注 1 吊车 QY16t 台 1 自有 共用 2 挖土机 台 2 自有 3 推土机 台 1 自有 4 自卸汽车 5t 辆 4 自有 5 潜水泵 4” 台 2 自有 6 打夯机 台 2 3 自有 7 空压机 8 经纬仪 TDJ6E 台 1 92 自有 共用 9 水准仪 DS1 台 1 91 自有 共用 10 电熔对接机 216。 63110 台 2 11 电熔对接机 216。 110160 台 2 第 五 章 保证质量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1 质量目标 工程总体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等级:达到国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 合格 等级 2 质保体系及质保人员 质量保证体系见图 图 质量保证体系图 质量保证人员见表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项目技术负责人 专职质检员 兼职质检员 作业人员 专业工程师 作业班长 监 理 业 主 信息反馈 表 质量保证人员 序号 职务 责任人 职 责 1 质量管理 工程师 项目技术负责人 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 质检员 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质量检查工作 材料员 全面负责整个项目的材料管理工作 2 工艺责任 工程师 土建专业技术员 负责土建专业质量管理工作 管道专业技术员 负责管道专业质量管理工作 焊接专业技术员 负责焊接专业质量管理工作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落实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主要是围绕“人、机、物、环、法”五大要素进行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则势必使施工的质量达不到相应的要求,故在质量保证计划中,对这 施工过程中的五大要素的质量保证措施必须予以明确地落实。 “人”的因素 施工中人的因素是关键,无论从管理层到劳务层,其素质责任心等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本工程的施工质量。 故对于“人”的因素的质量保证措施要从:人员培训、人员管理、人员评定来保证人员的素质。 在进场前,我们将对所有的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劳务人员进行各种必要的培训,关键的岗位必须持有效的上岗证书才能上岗。 在管理层积极推广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加强现代信息的推广;在劳务层,对一些重要岗位,必须进行再培训,以达到更高的要求。 在施工中,我们即要加强人 员的管理工作,又要加强人员的评定工作,人员的管理及评定工作应是对项目的全体管理层及劳务层,实施层层管理、层层评定的方式进行。 进行这两项工作其目的在。名幸电子公司天然气管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