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导学案内容摘要:
C微粒核外电子总数比 B微粒多 7个 ,带 2个单位负电荷。 D微粒的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总数相等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写出 A、 B、 C 三种微粒的符号 , 画出 D 微粒的结构示意简图 . (2)写出 A、 C 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A2C)与 B 元素的氢氧化物发生复 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三、 习题精练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 、氢气 、氧气 、铜 、水 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其化学式为 C6H12O6,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葡萄糖属于有机物 ( B)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 68+16 2 +16 82 8 2+18 8 82+17 78( C)葡萄糖分子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1:2:1 ( D)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0 月球 土壤含有大量氦 3 原子,它可能成为未来核能的重要原料。 氦 3 原子核内有 2 个质子和 1个中子。 氦 3 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B.任何原子之间都有间隙 C.分子比原子或离子大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能分,原子不能分 5.金属元素 M的相 对 原子质量为 70,它在化合物中只有一种化合价。 已知它的磷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65,它的硫酸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等于 166 B.等于 236 C.等于 428 D.不知化学式无法计算 6.下列关于 “不一定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含氧。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导学案
相关推荐
四边形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 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 菱形 的中点四边形是矩形; 正方形 的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 等腰梯形 的中点四边形是菱形; 直角梯形 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梯形 的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走入学生中适时地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对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对学习能力较强 的学生鼓励他们研究第
合能力增长的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 如在小学低年级,要让学生养成上 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水平的提高,知识的不断更新,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如阅读习惯,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 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
学生感受到真正的教育魅力。 形象导入,强化记忆 形象性的导入艺术,是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导入新课时,老师通过多种媒体的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乐、幻灯、图象、模型等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理论形象化。 这样不仅给学生提供赏心悦目的形象,而且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形象 地感知,深刻的理解和牢固的记忆。 奇妙导入,聚焦精彩 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异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
水平,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 我们所教授的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不读好就不能理解好课文内容。 有时朗读还可以营造气氛,让课堂气氛达到最高点。 所以,教师的范读对指导学生朗读起着相当的作用。 那么如何利用我们教师的范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呢。 我认为教师范读时要让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正确听出节 奏、停顿和速度,轻重缓急,让学生进入意境。 特别像《在大海中永生》这类感情色彩很浓厚的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