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类水解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酸碱性的规律。 探究问题 2 试用分类法找出盐的组成与盐溶液酸碱性的关系。 并归纳盐溶液的酸碱性与盐的类型的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析实验结论的科学能力。 请同学们来抢答实验测定的盐的类型。 学生抢答盐的类型。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归纳结论。 引导学生归纳那一种类型的盐溶液显酸性,那一种类型的盐溶液显碱性,那一种类型的盐溶液显中性的结论。 学生自己归 纳结论。 强酸强碱盐水溶液为中性; 强酸弱碱盐溶液为酸性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指导学生一起朗读不同盐类型溶液酸碱性不同的规律。 朗读:强酸强碱盐溶液显中性;强酸弱碱盐溶液显酸性;强碱弱酸盐溶液显碱性。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过渡: 由分类学的方法,我们取得了成功,知道了不同类型的盐溶液酸碱性不同的规律。 那么想不想从理论上知道他们的原因呢 ? 探究问题 3 类型盐溶液的酸碱性为什么不同呢。 (任务分工)请第一大组同学解释强碱弱酸盐溶液呈碱性的原因,(适当提示:从盐溶液中存在的微粒角度加以分析,那些离子间可以相互结合。 对水的电离平衡有何影响。 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 ) 要想。 学生小组讨论,阅读教材,学生交流:由于醋酸钠溶液中同时存在 CH3COO- 和 H+,CH3COO- 必定会结合 H+,从而使溶液中 H+的浓度降低,破坏了水的电离或者说促进了水的电离,使溶液中 OH的浓度大于 H+的浓度,因此溶液呈碱性。 然后准备发言材料。 (学生分析,学生相互评价)分析醋酸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H2O H+ + OH + CH3COONa=CH3COO+Na+ 学会合作是当今社会人生存和做好工作的重要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应学生时代就要加强;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提出合理猜 想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思维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 4 求学生象老师一样上讲台发言并板书。盐类水解教学设计
相关推荐
(B) c (NH4+) c (Cl) c (H+) c (OH) (C) c (Cl)= c (NH4+) c (H+) c (OH) (D) c (NH4+)= c (Cl) c (H+) c (OH) 练习 3:将 pH=3的盐酸和 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和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c (NH4+) c (Cl) c (H+) c (OH) (B) c (NH4+)
D. C(NH3H 2O)> C( 4NH )> C(H+)> C( OH ) 三 、 溶液中的守恒规律: 1.原子守恒 (常称为物料守恒) 如: NaHCO3溶液中 有如下守恒关系: c(K+ )= 2[c(S2- )+ c(HS- )+ c(H2S)] 练习 试写出 Na2CO3溶液中 的 原子守恒 方程 2 .电荷守恒 如: NaHCO3溶液中存在如下关系: c(Na+ )+
+ 和 OH- 全部来自水的电离: H2O H+ + OH- ,且由水电离出的 H+ 和 OH- 数目应该是相等的。 ⑵ 某些盐溶液的酸碱性发变化,表明 c(H+ )≠ c(OH- ),无论 盐的电离还是水的 电离都不会导致这一结果。 【思维点拨】 盐溶液的酸碱性发变化,只能是溶液中某些离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可以按下列顺序思考:盐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哪些离子间可能相互结合。
∶ DB= 1∶ 2, DE∥ BC, 若 △ ABC 的面积为 9, 则四边形 DBCE 的面积为 ________. 6. 如图 , 平行 于 BC 的直线 DE 把 △ ABC 分成的两部分面积相等 , 则 ADAB= ________. 7. 已知: △ ABC∽△ A′B′C′, AB= 4 cm, A′ B′ = 10 cm, AE 是 △ ABC的一条高 , AE= cm.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