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内容摘要:
教学理念。 同时课堂中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良好的基础。 整个教学过程秉承着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理念。 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成了一个引导者和组织者。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考虑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我将教材略作表动,因此把例 1 和例 2 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课时完成。 教学过程: (一) 初步感知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教师:把下面这些草莓,每 2 个摆一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读一读题目,并在小组内说一说你都知道了什么。 教师:请同学们边说边摆一摆。 学生: 6 个草莓,每 2 个一盘,可以摆 3 盘。 教师:你能把刚才摆的过程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来吗 ? 教师随学生汇报板书, 6247。 2=3(盘) 教师:你能说说为什么选择用除法来列式呢。 生:因为是平均分。 教师: 6247。 2=3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生:这个算式表示“ 6 个草莓,每 2 个一盘,可以摆三盘” (设计意图:回顾除法算式的含义,及各部分的名称,是学生能够坚强记忆。 ) ( 1) 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平均分时会出现有剩余的情况。 教师:如果有 7 个草莓,每 2 个摆一盘,能摆几盘,摆一摆。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实物来摆一摆。 在摆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剩一个草莓。 教师:这一个草莓为什么没有摆到盘子里,它能在摆一盘吗。 生:不能 教师: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 题目中要。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1)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数学八年级上册一次函数练习题
经过 A、 B两点,则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 A. 3 22yx B. 1 22yx C. 1 22yx D. 3 22yx 7.若函数 y=kx+b(k、 b 都是不为零的常数 )的图象如图 2 所示,那么当 y> 0时, x 的取值范围为( ) A. x> 1 B. x> 2 C. x< 1 D. x< 2 8.已知一次函数 y=kxk,若 y随 x的增大而减小
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A、 800050000 B、8007000 C、900060三.我来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8分)。 10个一百万是一亿。 ()7080050读作:七千零八十万零五十。 ()6054500,这个数所有的零都不读出来。 ()374650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38万。 ()4066684﹥40万
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
( ) 三、 计算(可千万马虎不得呀。 ) 直接写出得数。 45= 95= 28= 21247。 3= 05= 77= 72247。 9= 36247。 6= 0247。 7= 63247。 9= 86= 24247。 6= 64247。 8= 84= 86+8= 6730= 81247。 9+15= 8247。 2+2= 56247。 8+8= 62( 25+18
数学一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三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4+( 7 )=11 ( 10)-( 5 )=5 7+4=( 8) +( 3 ) 5+6=( 8)+3 =( 9 ) +( 2 ) 三、数一数,涂一涂,圈一圈。 ( 16 分) ( 6)个 ( 7)个 ( 5)个 ( 7)个 ☆☆☆☆★☆☆ ☆ ☆☆☆☆☆☆☆☆☆☆ ( 1)一共有( 18 )个五角星。 ( 2)将左起的第 8 个☆涂上红色。 ( 3)★在左起第(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