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单元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新课 默读导语,说说这一课的学习要求是什么。 齐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介绍了藏戏是怎么形成的。 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藏戏的特点。 交流: ( 47)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 820)藏戏的特点。 课文的第 1 至 3 自然段是三个什么句。 如果老师说 13 自然段为课文的第一部分,段落大意是什么。 反问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交流:( 13)简介藏戏的主要特点。 反问句的作用:先声夺人,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 作用。 同时为下文详细介绍“戴面具演出”、“没有舞台”、“演出三五天还没有结束”这些特点埋下伏笔。 29 最后一自然段说了什么呢。 (藏戏靠师传身授传承和发展。 )整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 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藏戏是怎样形成的。 请一个同学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藏戏有什么特点。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学生说,老师归纳板书。 ) 三、比较学习 《北京的春节》和《藏戏》都是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老师想先请大家将两篇课文比较一下,看能否完成下表: 项 目 《北京的春节》 《藏戏》 内 容 节日风俗 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点 表达顺序 时间顺序 事物的不同方面顺序 表达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 比喻、排比、有详有略 比喻、反问、排比、象征、 夸张、有详有略 表达语言 自然、平实、准确、精炼、 京味浓郁 语言丰富多彩,生动传神 师生共同完成上表。 四、小结 今天我们又了解了一种传统戏剧种类 —— 藏戏,并将《北京的春节》和《藏戏》做了比较,课后请同学们仿照《北京的春节》的表达方法,写写自己家乡的春节;也可以仿照《藏戏》的表达方法写写自己熟悉的一种艺术形式。 课后作业处理或补充练习: 1:积累 好词句,完成部课文练习 3 题。 2:完成练习册的内容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教学反思: 210 第 4 课时 授课人: 杜兵杰 课 题 8 各具特色的民居 课 型 新授 课时 1 课时 备课时间 3 月 13 日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 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 点。 重点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傣家竹楼各有什么特点,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些特点的。 教具准备 小黑板 突破重点难点策略 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在个人“读”的基础上,小组和全班进行交流。 进而概括课文内容。 本课时 分题 通过 多种 说明方法 的使用 理解课文内容 的研究 教学过程预设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藏戏》,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 课文一开头先提出了三个反问句,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三个反问句。 谁再来介绍一下藏戏的形成。 然后,作者开始介绍藏戏的特点,作者详细介绍了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来说说。 还有什么特点。 二、学习新课文 默读导语,说说本课的学习要求。 齐读课文。 自由读课文,思考:这两种民居有什么特点。 出示学习方法: 1) 找出最能反映民居特点的语句; 2) 深入阅读这些语句,从中总结出民居的特点; 3) 思考民居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 将学生分为两组, 一组思考客家民居的特点,一组思考傣家竹楼的特点。 211 派代表书写两种民居的特点。 客家民居特点: ① 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打比方、作比较) ② 营垒市住宅。 ③ 墙厚一米,高 15 米以上的土楼。 (列数字) ④ 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列数字、打比方) ⑤ 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⑥ 楼内房间大小一模一样,他们不分贫富、贵贱,每户人家平等地分到底层至高层各一间房。 ⑦ 体现浓厚的民俗文化。 傣家竹楼特点: ① 傣家竹楼有“藏在竹林”的特点。 ② 傍水而居。 ③ “树满 寨,花满园”。 (引用) ④ 每幢竹楼呈正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关牲口、堆柴禾。 竹楼由 20 至 24 根柱子支撑。 (列数字) ⑤ 屋内横梁穿柱,有的横梁上雕刻着花纹。 离地七八尺处铺楼板或竹篾,将楼房隔为两层。 以前屋顶是用茅草编织的草排或木片覆盖,近年来大都改为瓦顶。 ⑥ 竹楼内部结构简单,宽敞、别致。 ⑦ 傣家建造竹楼的风俗:一家盖房,全村帮忙。 两种民居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呢。 作者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来体现这些特点呢。 三、比较两篇短文表达方法的异同 现在我们对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有了个整体 的了解。 那么,这两篇短文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相同或者不同的地方呢。 交流: 异: ① 民居形成的原因不同; ② 开头不同。 212 同: ① 都运用了很多说明方法; ② 都通过民居,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后作业处理或补充练习: 熟读课文 积累本课词语。 抄写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 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教学反思: 213 第 5 课时。第2单元教学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28课新中国的科技成就教案岳麓版必修3
第 6圈。 此前,北京航天指控中心对飞船进行了持续跟踪、测量与控制,并在飞船运行第 5圈时,按预定计划成功实施变轨。 在太空飞行期间,航天员与地面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先后与地面医生和有关控制人员进行了通话。 此外,杨利伟还进行了约 3小时的太空睡眠。 “神舟”五号飞船运行正常,航天员杨利伟身体状况良好,北京航天指控中心密切监视飞船和航天员的工作状态,为飞船的顺利返回做好准备。 画面 3
第2课农村和城市的改革【教案】
整及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 重大决策。 【 明确 】 : 19501953 年土地改革; 19531956 年农业生产合作;1958 年始人民公社化运动。 重大决策:改革开放。 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读:通读本目内容。 议 : “在农村的改革要解决农民的什么问题。 农村经济体制是怎样的,存在什么问题。 【 明确 】 温饱问题。 人民公社化,实行 计划经济下,统一经营,集中劳动,统一分配
第23课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一
据资料 1 加以补充。 ) 数学方面:祖冲之是世界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他推算的圆周率数值是 π ,比欧洲早约 1000 年。 天文学方面:他测定出一年的天数是, 天,与近代科学家计算结果相差不到 50 秒。 机械制造方面:他创制了“千里船”,复制了指南车。 (二)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英国有一个科学家达尔文曾说过,他的进化论思想是“从一部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得到启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