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练习十三内容摘要:
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 180 - 90 - 45 =45 解法二: 90 - 45 =45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和优化,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5题。 这道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对称轴上,并掌握对称轴的画法。 先让学生独立操作,交流时教师强调对称轴的画法。 8题。 课件出示习题中被遮住一部分的三个三角形。 先让学生量一量露在外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提问:你能根据露在外面的角判断它是什么。课题:练习十三
相关推荐
画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技能。 这道题中第三小题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直角边上的高不用重新画,只要在另一条直角边上标出就可以了。 2 题。 这是一道开放题,由于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可以画无数多个,因此这道题的答案不唯一。 6 题。 这道题是练习用“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 1)先量出两根小棒的长度。 (
A. 自学书上 16 页相关内容 B. 学完后与同桌交流学习收获。 ( 2)全班交流,明确边长 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 1 公顷。 ( 3)学生自由发言。 ( 4)学生借助教学楼初步感知 1公顷的大小。 ( 5)学生通过计算 100 100= 10000 平方米,明确 1公顷 =10000 平方米 体会 1公顷的实际大小 ( 1)学生闭上眼睛想一想, 100 平方米有多大 推想:(
的关系到底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围绕学习材料自学 . 交流探究成果。 板书: 1平方千米 =1000000 平方米 =100 公顷 导学单: (1)边长为 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 1平方千米。 你能用米作单位,来计算一下这个正方形土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吗。 合多少公顷。 (2)1 平方千米 =( )平方米 =( )公顷 小结: 1 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 ),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 )。
页“练习八”第 10 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将教材上的线段图补充完整。 这里比较困难的是弄清楚线段图中,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表示的是不是 8 张。 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如果多出的这一段是 8 张,那王晓星就要把这一段都给张宁;这一段都给张宁后,两条线段会一样长吗。 引导学生发现:只能把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的一半给张宁,这样两条线段才会一样长。 因此多出的那一段要平均分成两份
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 180 - 90 - 45 =45 解法二: 90 - 45 =45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和优化,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5题。 这道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对称轴上,并掌握对称轴的画法。 先让学生独立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