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练习十三第3课时内容摘要:
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 180 - 90 - 45 =45 解法二: 90 - 45 =45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和优化,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5题。 这道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对称轴上,并掌握对称轴的画法。 先让学生独立操作,交流时教师强调对称轴的画法。 8题。 课件出示习题中被遮住一部分的三个三角形。 先让学生量一量露在外面的三个角各是什么角。 提问:你能根据露在外面的角判断它是什么。课题:练习十三第3课时
相关推荐
页“练习八”第 10 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将教材上的线段图补充完整。 这里比较困难的是弄清楚线段图中,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表示的是不是 8 张。 教师可以进行启发:如果多出的这一段是 8 张,那王晓星就要把这一段都给张宁;这一段都给张宁后,两条线段会一样长吗。 引导学生发现:只能把王晓星比张宁多出的那一段的一半给张宁,这样两条线段才会一样长。 因此多出的那一段要平均分成两份
变化情况,想一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怎样变化。 你有什么发现。 ( 2)小组交流。 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全班,了解各小组的交流情况。 ( 3)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可以让参与汇报的学生到讲台前运用实物投影进行汇报。 汇报预测: ①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 2,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 2。 ②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 10
进行个别辅导。 ( 3)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线段图或表格,组织进行评议和订正。 画图整理: 70 米 70 米 70 米 70米 60 米 60 米 60米 60 米 小明家 小芳家。 米 列表整理: 小明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 70米 走了 4分钟 小芳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 60米 走了 4分钟。 提问:你能根据整理的结果
住数位顺序表。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错误较多的题目概况解题注意点。 2.讨论疑难点。 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之间互相解答。 三、基本练习:(预设 10 分钟) 46 页第 1 题 第一题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是 ,而不是。 47 页第 4 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然后以小小组为单位交流。 对有疑问的题目重点评析。 第五题交流的时候让学生回忆数位顺序表,重点交流小数部分的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