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相遇问题第5课时内容摘要:
进行个别辅导。 ( 3)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用画图或列表的方法进行整理,教师投影展示学生的线段图或表格,组织进行评议和订正。 画图整理: 70 米 70 米 70 米 70米 60 米 60 米 60米 60 米 小明家 小芳家。 米 列表整理: 小明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 70米 走了 4分钟 小芳从家到学校 每分走 60米 走了 4分钟。 提问:你能根据整理的结果,分析数量关系并确定先算什么吗。 思路一:小明走的路程加上小芳走的路程就是他们两家相距的路程,可以先分别算出小明和小芳走的路程,再把两个人走的路程相加,就是他们两家相距。课题:相遇问题第5课时
相关推荐
变化情况,想一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怎样变化。 你有什么发现。 ( 2)小组交流。 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巡视全班,了解各小组的交流情况。 ( 3)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可以让参与汇报的学生到讲台前运用实物投影进行汇报。 汇报预测: ①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 2,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 2。 ②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 10
让学生独立练习,再组织交流。 学生可能有以下两种解法: 解法一: 180 - 90 - 45 =45 解法二: 90 - 45 =45 教师引导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和优化,最后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个三角形是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5题。 这道题旨在让学生认识到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懂得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在对称轴上,并掌握对称轴的画法。 先让学生独立操作
住数位顺序表。 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错误较多的题目概况解题注意点。 2.讨论疑难点。 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之间互相解答。 三、基本练习:(预设 10 分钟) 46 页第 1 题 第一题第三幅图提问:为什么是 ,而不是。 47 页第 4 题 让学生独立练习,然后以小小组为单位交流。 对有疑问的题目重点评析。 第五题交流的时候让学生回忆数位顺序表,重点交流小数部分的数位和相应的计数单位
适当的补充及答疑解惑。 三、巩固练习。 ( 20 分钟左右) ,完成后可在小组中先交流自己的想法。 知识整理单( 6 分钟) 、三、八单元所有内容。 简单记录本学期你学到了什么知识(结合 书本第 110 页上面的“数的世界”问题 ) ( 1) ( 2) ( 3) ( 4)。 ( 1) ( 2) ( 3)。 在书上折上角,用笔作上记号。 练习单 在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 一、基本练习。 完成书本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