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熔化与凝固课件内容摘要:
时间 /min A B C D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 1) AB段物质处于固态,表示晶体吸热升温过程。 晶体熔化特点: 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保持不变。 ( 2) 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 3) CD段物质处于液态,表示液体吸热升温过程。 ( 4) 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 C点表示晶体刚好完全熔化,物质处于液态。 时间 /min 温度 /℃ 认识晶体熔化曲线: 非晶体熔化特点: 继续吸收热量, 温度持续上升。 表示非晶体没有一个固定的熔化温度,整个过程是吸引热量,温度持续上升。 自然界中的松香、沥青、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物质的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物质凝固时都要放热。 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凝固点( freezing) .同。物理:熔化与凝固课件
相关推荐
积、物态等变化了,在这个过程中却 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物理变化 • 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但 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没有改变,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 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的变化,以及物质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 对白糖持续加热 会发生什么变化。 实验注意事项: • 燃后的火柴入废液缸 • 带上护目镜观察 • 记录变化的 过程 和 结
在 AB 烧杯内分别加入适量氢氧化钠,硝酸铵,在 CD 烧杯内加入氯化钠,并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并记录。 以此实验验证得出物质在溶解的过程中伴随有能量的变化。 活动三 :衣服上可溶于水的化学物质都已经找到方法洗净了,那么不溶于水的碘,植物油有什么方法去除呢 ?查阅资料后发现碘课溶于酒精,植物油可溶于汽油,进行验证性 实验,然后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寻找生活中去除油污的方法
思考并提出猜想 提出猜想 加深对重力方向的理解 训练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选取实验器材的能力 3分钟 3分钟 4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 总结:用弹簧测力计测出不同钩码的重力,然后将测出的实验数据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 分析数据时,在重力与质量关系图像上进行描点,最后得出结论。 PPT 展示实验步骤 PPT:讲解实验记录表格。 介绍实验器材,强调弹簧测力计使用的注意事项。 学生实验,巡视指导
y =(y1+y2)/2t = 8 vAy = vBy –gt = 21 =1m/s vA2 = vAy2 + v02 =1+= vA= 10 练习 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某同学只记录了小球运动途中的 A、 B、 C三点的位置,取 A点为坐标原点,则各点的位置坐标如图所示,当 g= 10 m/s2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0, 0) (10, 5) 2m/s 1m/s BD 练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