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3)内容摘要:
的兴起和发展 D. 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不正确的是 ( B) 9.下列关于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的叙述,正确的是 ( C ) ①改革的根本原因是工业革命 ②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强大,强烈要求参与政 权管理 ③工业资产阶级在国会取得了优势,扩大了资产阶级民主 ④工人取得普选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0. 1832年的议会改革,使下列哪一阶级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 C A、大资产阶级 B、新贵族 C、工业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 《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巴麦尊提出出兵进攻中国,议会以 271票对 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 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C ,议会掌握 国家权力 ,议会对英王负责 ,英王要遵从议会通过的决议 12. 请看下列材料: 明朝废除丞相,皇帝君临天下,直接处理国家大事,设殿阁大学士辅政,后逐渐演变为内阁,成为与六部并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内阁的最高长官称“首辅”。 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 请问:同样是 “ 内阁 ” ,两者有何根本区别。 ( 明朝 : 封建君主专制,封建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产物;英国 : 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 13. 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因而在国内饱受争议,你认为: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成还是反对。 为什么。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如果议会中大多数都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赞同。 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不会。 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1688 年光荣革命 宫廷政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 《权利法案》 时间: 1689 年 主要内容:国王无权废止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 (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和军权等) 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 结果: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了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司法权独立于王权的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时间 :18 世纪中叶,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并得以完善 产生程序 : 下院大选 多数党领袖 国王任命 首相提名成员组阁 1832 年议会改 革 背景:工业革命的深入和经济的发展,工业资产阶级迅速壮大。 作用:新兴工业城市代表席位大增,贵族保守势力受到削弱。 这样,工商业资产阶级不断增强了自己在议会的地位,这为日后英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革奠定了基础,保证了英国资本主义更加迅速的发展。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特点: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 内阁行使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内阁首相事实上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 的 建立 【 学习目标 】 1688 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832 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 问题探究 】 活动一: 1688 年“光荣革命”; 1. 英国是现代西方的资本主义强国之一,同学们知道现在是谁在统治着英国吗。 英国究竟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其实英国的这种政治制度在近代已经确立,并沿用至今 ,这与英国历史上哪一次重大事件有关 ?如果你是一名率团赴英的导游 ,请向你的游客简要概述英国的这段历史。第7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3)
相关推荐
括中美建交的过程: 、 、 、。 ( 3)(阅读 P49)尼克松访华的时间。 尼克松访华的成果。 尼克松访华的意义。 2. 展示方式: 整理本小组成员对本课相关内容的疑问,准备全班展示。 …………………………………………………………装…………………订…………………线………………………………………………………………题……………………… 八年级 (下) 历史导学案 编制: 殷宏 审核: 汪颖越 时间
洋务运动:是指 19 世纪 60 年代到 90 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打着 “ 自强 ” 、“ 求富 ” 的旗号,通过采用西方的生产技术,企图摆脱内忧外患的困境,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师】可见洋务运动目的是什么。 【生】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师】当时清朝面临着太平天国运动和西方列强进一步侵略的内忧和外患,清朝的统治面临着危机。 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
这些都是谁的脸。 观察这些五官都有什么不同。 实验小学多媒体环境下美术学科教学研究成果 人美版美术第九册导学案 第七课 动物的脸 14 展示课件中的图片,学习 几种主要的运笔方法 画家是怎样用概括的笔墨表现小动物的面部特征的。 勾染法(老虎 )、中锋破笔法(狮子)、破笔点染法( 大熊猫)、勾线点染法(狐狸 )、丝毛法(猫) 分析国画《猫头鹰》的表现技法。 ①猫头鹰基本造
种视图即可刻划空间物体的几何结构,这种图称之为 “ 三视图 ” .即向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分别投影,所得到的三个图形摊平在一个平面上,则就是 三视图 . 三视图有关概念 V正立投影面 H水平投影面 W侧 立 投影面 V 三视图的形成 W V正视图 H V H俯视图 W侧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 俯视图 侧视图 主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三视图的特点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概念 中心投影 : 投射线交于一点的投影 XY平行投影 :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 概念 斜投影: 形状大小可能改变 正投影 (投影线正对投影面 ):形状大小不变 可以分为 : 平行斜投影 平行正投影 应用正投影法,能在投影面上反映物体某些面的 真实形状及大小 ,且与物体到投影面的距离无关,因而作图方便,故得到广泛的应用。 平行投影的性质 ( 1) 直线或线段的平行投影仍是直线或线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