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2)内容摘要:
的种类改变; 宏观 微观 一个可能变 分子的数目 : 15 总结 : 所有的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该定律具有普遍意义。 因为有时考虑问题不全面或实验方案不完善,而导致表面的 不相等。 16 化学变化变成黄金。 他的说法是否有科学道理。 ,这一事实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为对吗。 为什么。 不对。 蜡烛燃烧后生成的 CO2和 H2O跑掉了,所以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没有。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和元素种类不变。 形成性评价 17 • 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分析 :H2O + CO2 淀粉 + O2 例 1 :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可简单表示为 H2O + CO2 淀粉 + O2 由此判断:淀粉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 元素。 H O C O C,H •(提点 :化学反应前后 元素种类守恒 ) C ,H O 质量守恒定律 及其应用 18 • 确定化学式 例 火箭推进器中盛有液态肼( X)和双氧水( H2O2)当它们混合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量,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X+ H2O2 = N2 + 2 H2O ,根据此判断肼的化学式是( ) A. N2 B. NH3 C. NH2 D. N2H2 D•(提点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数目守恒 ) 19 • 简单计算 例 在化学反应 A +B = C 中, 10克 A物质恰好与 8克 B物质完全反应,则生成 C物质的质量为 ( ) A、 8克 B、 18克 C、 10克 D、无法确定 例 将 ,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则生成氧。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2)
相关推荐
前后原子的 种类 、 数目 和 质量 没有改变。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事实是否违背质量守恒定律 纸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纸的质量小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的质量变小 蜡烛燃烧后消失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M2 原因: 坩埚钳上残留一部分氧化镁。 实验过程中随白烟跑走一部分氧化镁。 实验 5- 2: >实验 5- 1小结: 盐酸 + 碳酸钠 → 氯化钠 + 水 +二氧化碳 M1 M2 在密闭容器中 实验 5- 2小结: = = 在密闭容器中 镁 + 氧气 → 氧化镁 M1 M2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原子的 数目 不变; 原子的 质量 不变。 ( 2)在化学反应中, 分子 的 种类 和 数目 可能发生变化。 活动与探究二: 方案一: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方案二:镁带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注意观察 蜡烛燃烧的现象; 并记录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注意观察 镁带燃烧的现象; 并记录 化学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情况。 实验结果: 1 .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小于反应物的质量。 2
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⑵ 本质特征:生成了其他物质 ⑶ 常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 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⑷ 判断方法:如果变化过程中都生成了其他 物质,则该变化为化学变化 • 化
联系 : 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 一定 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物理变化过程中 不一定 发生化学变化。 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 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明显现象的,如一些中和反应;物理变化也可能产生明显的现象,如氧气液化时变成淡蓝色、电灯通电时发光且放热。 注意 ,这种 变化是 ( ) ( ) D C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质在 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