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笔记1内容摘要:

尊重学生还要学会欣赏学生,特别是对那些学习基础差、纪律松散的学生更要努力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把这闪光点放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成就感中获得自信。 当你面对 “ 恨铁不成钢 ” 的学生时,当你面对家庭和社会的烦恼时,一定要冷静。 如果我们把指责、批评、抱怨,换成启发、表扬、激励会是另一种情景。 尊重学生,就要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 宽容即理解,是对学生人格自尊心的一种特 殊尊重。 有人这样透视教师的宽容,很值得思考:教师对学生的内心深入的宽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和空间,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启顿悟,进行有效的教育,并培养他们的判断是非的能力;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宽容 ,可以激发学生的个性思想火花,培养创造精神;教师对学生特殊行为方式的宽容,是尊重个性发展特点,使学生在宽松自由的环境中展示自我,发展自我;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宽容,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 对教师而言,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在非原则问题上以大局为重,得到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喜悦;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意味着他的教育思想更加深刻,教育手段更加成熟;教师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学生时,就是科学地看待教育过程。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更不是教学做合一。 它不仅在理论上超越了历史上的 “ 教师中心论 ” 和 “ 学生中心论 ” ,而且在实践上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谓交往就是师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 “ 教学做合一 ” 强调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 而这种关系最基本的形式和途径就是交往,离开交往,师生关系便不能成为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 师生互教互学,就能形成一个真正的 “ 学习共同体 ”。 大家知道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 “ 一个根本,两个转变 ”。 “ 一个根本 ” ,就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以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 两个转变 ” ,就是转变教师的教学材 料呈现方式,倡导整体呈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