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认识第2课时内容摘要:
是合数。 (四)公因数和公倍数 写出 18和 24所有的公因数,并指出其中的最大公因数。 从小到大写出 3个 4和 6的公倍数,并指出其中的最小公倍数。 说一说: 找公因数、公倍数的方法是什么。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还可以怎样找到。 找公因数 方法一:先分别找出这两个数的因数,再从中找出相同的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方法二:先写出其中一个数的因数,从写出的因数中找出另外一个数的因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找公倍数 方法一:先分别找出这两个数的倍数,再从中找出相同的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方法二:先写出较大数的倍数,再从写出的倍数中找出较小的数的倍数,就是这两个数的公倍数。 检测反馈 完成数学书第 85页第 10题。 (填在活动单第 91页) ( 1)一共能摆出( )个两位数。 分别是( ) 1 1 1 2 23。数的认识第2课时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数学:43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第1课时)课件湘教版九年级上
(1) 三边间的关系 :a2+b2=c2(勾股定理 ) (2) 锐角间的关系 :∠ A+ ∠ B=90176。 (3) 边角间的关系 : 在 Rt△ ABC中,若 ∠ C=90176。 , ∠ A 、 ∠ B 、 ∠ C所对的边分别为 a 、 b 、 c , AB边上的高为 h .c ot。 tan。 c os。 s i n。 c ot。 tan。 c os。 s i
数的奇偶性(公开课)席艳丽
8997 : _____ 奇数 偶数 偶数 奇数 偶数 偶数 + 偶数 =(偶数) 奇数 + 奇数 =(偶数) 偶数 + 奇数 =(奇数) 一个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 1次杯口朝下,翻动 2次杯口朝上。 翻动 10次后,杯口朝 ,翻动 19次后杯口朝。 尝试说明理由。 上 下 昨天老师也在这间教室里给其他班的同学上课,灯本来是亮着的,突然停电了,我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这个班有 36名学生
数学:27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课件123
( 0, 0) y轴 y轴 在 x轴的上方 (除顶点外) 在 x轴的下方 (除顶点外) 向上 向下 当 x=0时,最小值为 0。 当 x=0时,最大值 0。 x0 x y x0 x y x0 x y x0 x y 展示评价: 展示分工表 评价分工表 题号 展示小组 展示方式 1 1 演示 2( 1) 2 口述 2( 2) 3 口述 2( 3) 4 口述 2( 4) 5 口述 3 6 口述 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