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4内容摘要:
,发生触电事故。 已知健康的人两手间的电阻最大为 5k,此时 , 刚好不小心两手抓到了 36V电源两极上 , 请你谈谈想法 ,他会不会触电。 mAVRUI 500 036 此电流远小于 100mA不会对人体生命产生极大危害 , 但人体已经很难摆脱带电体 , 这个电压对人体来说是很有意义的。 为什么电压越高 ,越危险 ? 安全电压 :不高于 36V的电压 电压越高触电时,通过人体电流越大,对人的生命危害越大。 三、家庭电路中的触电事故是怎样发生的。 火线 零线 为什么不能用湿手触摸用电器 ? 当人体用湿手触摸电器时 ,人体电阻变小 , 通过人体电流很大 , 同时用电器潮湿后 , 很容易变成导体 , 产生漏电等现象 , 造成触电事故。 四、家庭电路安全用电的常识 生活用电中要特别警惕什么。 日常用电时 , 应特别警惕的是本来不该带电。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4
相关推荐
( 2)滑片 P在最右端 U=6 V R1=20 Ω I39。 R2=80 Ω U1= V 答: ( 1) A~ A ( 2) 100 Ω 拓展知识: 两个电阻串联:总电阻 R =R1+R2。 I39。 = = = A U1 R1 V 20 Ω R= = = 100 Ω U I39。 6 V A 例 3.如图所示, R2=20 Ω,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压表的示数为 12 V。 求 ( 1)
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并将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单位,未知量的符号,在电路图上标明。 ( 3) 每一步求解过程必须包括三步: 写公式 —— 代入数值和单位 —— 得出结果。 课堂小结 解: U=I(R1+R2)= (5Ω+15Ω)=6V 答:电源电压时 6V。 练习 答: 电路中的总电流是 ;电阻 R2的阻值是 48Ω。 解: I1=U/R1=24V/80Ω= I=I1+I2=+=
的已知条件和未知量,并将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单位,未知量的符号,在电路图上标明。 ( 3) 每一步求解过程必须包括三步: 写公式 —— 代入数值和单位 —— 得出结果。 课堂小结 解: U=I(R1+R2)= (5Ω+15Ω)=6V 答:电源电压时 6V。 练习 答: 电路中的总电流是 ;电阻 R2的阻值是 48Ω。 解: I1=U/R1=24V/80Ω= I=I1+I2=+=
鲸生活在海洋里,因为体形像鱼,许多人管它叫鲸鱼。 其实它不属于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在很远的古代,鲸的祖先跟牛羊的祖先一样,生活在陆地上。 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浅海里。 又经过了很长很长的年代,它们的前肢和尾巴渐渐变成了鳍,后肢完全退化了,整个身子成了鱼的样子,适应了海洋的生活。 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鲸
的位置关系。 回忆:直线与圆的相交弦长 弦长公式: 222l r d推导: 设直线与椭圆交于 P1(x1,y1), P2(x2,y2)两点,直线斜率为 k. 弦长公式: 2 2 21 2 1 2 1 2 1 221| | 1 ( ) 4 1 ( ) 4A B k x x x x y y y yk 二、直线与椭圆的相交弦长 其中 、 可以由韦达定理求得 12xx
贴着铅笔线向外倾斜走刀,从反方向再来一次,挑起不需要的碎片。 用刻刀两笔完成的 V字型的沟,用角刀的话一次就可以做到,所以角刀的效率更高。 但是面部等大多处细节都需要用刻刀来耐心完成。 注意不要碰到线条。 面积大的地方也可以使用圆刀来挖。 完成的时候,可以拍上一层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