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竞赛参考内容摘要:

可分组,但要在条件基本相同的场地上比赛。 分组的方法 • 主要有斜线分组法 • 蛇形分组法 斜线分组法 蛇形分组法 • 按成绩排号 填表法 田径竞赛日程安排表(男子) 比赛日期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项目 /比赛单元 /赛次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100米 200米 400米 800米 1500米 跳高 跳远 铅球 每日决赛项目 每日比赛项目 填表法 田径竞赛日程安排表(女子) 比赛日期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上午 下午 项目 /比赛单元 /赛次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五单元 第六单元 100米 200米 400米 800米 1500米 跳高 跳远 铅球 每日决赛项目 每日比赛项目 编印秩序册 • 编印秩序册的具体步骤 • 秩序册的主要内容 编印秩序册的具体步骤 收 集 审 查 报 名 单 编名 排号 运码 动对 员照 姓表 统数 计 各分 项组 参分 赛项 人 编 排 各 项 竞 赛 分 组 编 排 比 赛 秩 序 编 印 秩 序 册 • 秩序册是田径比赛的重文件之一 , 是裁判员工作及运动员参赛的依据。 一般情况 , 一次田径比赛只有一本秩序册。 但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提高 , 处理信息的速度加快 , 目前大型田径比赛的秩序册有总秩序册和每日秩序册 , 使运动员准确掌握比赛时间和对手情况 ,便于裁判员工作 、 新闻媒介报道和观众观看。 • • 总秩序册包括下列内容: • (1)目录。 • (2)在扉页或目录之后应写明:运动会名称 , 主办单位 , 批准单位 ,承办单位 , 赞助单位或祝贺单位。 • (3)重大比赛可安排贺词 、 照片。 • (4)组织委员会及下属委员会 (处或组 )人员名单。 • (5)技术代表 、 技术官员 、 仲裁委员会 、 裁判员名单。 • (6)竞赛规程 、 竞赛须知 、 补充通知。 • (7)大会活动日程安排。 • (8)竞赛日程。 • (9)代表队名单 (按单位排序 )。 比赛秩序册 • (10)各项目参赛运动员名单 (按项目 、 运动员报名成绩排序 )。 • (11)参加运动会的人数统计。 • (12)田径纪录和运动员等级标准 • (14)田径场地平面图。 • (15)广告 ( 秩序册上可有符合国际田联规定的广告 ) • 注:在只有总秩序册的情况下 , 可将第 10条内容改为 “ 竞赛分组表 ”。 • 上述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 , 可根据运动会规模 , 层次和需要增减。 • ( 二 ) 临赛前的编排工作 • 修订原竞赛日程。 如有变动应尽快通知技术代表和组委会;并将修订的竞赛日程交技术代表确认。 一般情况下,临赛前竞赛日程的修订,以原排定的决赛项目不变为原则。 因为改变决赛项目的时间,对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发奖、电视转播、新闻等方面影响较大。 如原预计有 36人参加100米比赛,根据规则要进行预、次、复、决 4个赛次。 但最后报名后只有31人参加,只进行预、复、决 3个赛次的比赛。 就以决赛时间不变,从前 3个赛次中减去一个赛次为宜。 并对减少了一个赛次的比赛单元作时间调整,将该项后面的比赛项目的时间提前。 但应注意各项目时间提前后,全能项目和后继赛次项目的休息时间应符合规则规定 .有兼项的项目应无冲突。 经检查确认无误后,将修订后的竞赛日程经技术代表和组委会确认后,就可编人总秩序册。 秩序册主要内容 • 竞赛规程 • 大会主席团、筹备委员会、工作人员、仲裁委员会 • 裁判员名单 • 开幕式、闭幕式程序 • 各代表队名单 • 竞赛日程 • 竞赛分组 • 各代表队运动员、工作人员人数统计表 • 田径运动最高记录 • 竞赛场地平面图等 成立编排、 记录公告组 • 成立编排 、 记录公告组 , 确定人员编制和职责 • ( 1) 人员编排 • 中小型田径比赛 • 编排 、 记录公告主裁判 1人 • 编排协调员 由秩序册汇编员兼 • 日程编排员 由秩序册汇编员兼 • 秩序册汇编员 2人 • 成绩公告员 2人 • 电脑操作员 若干人 • 服务员 1人 • (注:如没有电脑系统,可增加成绩公告员的人数) 田径运动竞赛的编排记录公告工作 • 赛前工作阶段 • 赛中工作阶段 • 赛后工作阶段 编排记录组的赛前编排工作 1 学习竞赛规程和田径规则,了解运动会的时间因素。 • 了解参赛单位人数,组别设置, • 了解场地器材情况和裁判员的情况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