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内容摘要:
动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革命的新曙光 2 (一)历史条件: 思想基础: 俄国 十月革命 的成功和 五四运动 的实践,使 马克思主义思想 的广泛传播。 组织基础: 以李大钊、陈独秀为代表的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深入到工人中间,促成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各地 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 阶级基础: 辛亥革命后 民族工业 迅速发展(“短暂的春天”)→ 无产阶级 队 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有利的 外部条件 : 共产国际 的帮助。 (二)成立 标志:中共“一大” : 1921 年 7 月 23 日,先在 上海 秘密召开,后又转移到浙江嘉兴 南湖游船 上举行。 ( 1)内容: ①通过 党纲 ,确定 党名 为“中国共产党”;提出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 私有制 ;②中心任务:组织领导 工人运动 ;③选举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陈独秀 为书记。 ( 2)意义: 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有 了全新的革命政党领导。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 中共“二大”: 1922 年 7 月在 上海 召开,制定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 —— 现阶段奋斗目标为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对军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面前第 一 次明确提出 彻底反帝反封建的 纲领,为中国革命。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学案
相关推荐
( ) = 1010 2xx ( ) = 10x ( ) ⑵ 下列计算是否有错,错在那里。 请改正 . ① 22 xyxy ② 442 123 yxxy ③ 623 497 xx ④ 33234327 xx ⑤ 2045 xxx ⑥ 523 xx ⑶ 计算: 323223 yxyx 三 .随堂练习
在东北都建立了哪些 抗日组织呢。 学生回答。 师:抗日义勇军是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自发组织的抗日武装,而抗日游击队则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并且逐渐成为东北抗日的主力。 在东北抗日战场上,涌现了许多著名的抗日英雄,杨靖宇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师:在杨靖宇身上体现出了哪些优秀的品质。 学生回答。 师:这种面对外来侵略敢于反抗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师
系不是很清楚,因此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将已有的零散历史知识串联起来,上升到因果关系的层面上。 四、 教学过程 方案: 将整个传统课堂转化为导游比赛活动,整个活动主要由三个小导游介绍三条旅游路线供课下同学选择评比,每一个导游比赛完,教师利用中间时间出几道题检验和加深同学们对知识 点的掌握, 然后 把全班分为八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派代表谈谈他们小组的最后选择 和原因
争。 二、八国联军侵华 ( 1900—— 1901 年) (一) 义和团运动 史 料链接: 日本的自强,对于中国来说,却意味着后起的东方资本主义踏着先行的西方资本主义的脚印,汹汹地破门而来。 其扩张主义一开始就诉诸武力,比之西人用商品和传教开路,显示了更多的急迫和无情。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思考:日本的扩张主义为什么如此的 “ 急迫和无情 ”。 2 背景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借口): (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 结果及其影响 结果: 完成下面的表格,认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内容 影响 思考探究: 1。 面对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清政府和广大爱国军民分别作出了什么反映。 2.从 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