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减法的教学设计-张丹丹内容摘要:

法 ( +4) ( 3) =+7 (+4)+(+3)=+7 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 +4) ( 3) =(+4)+(+3) 再给出以下算式: 减法 加法 (+5)( +2) =+3 ( +5) +( 2) =+3 继续让学生比较上面这两个算式并讨论后得出: (+5)( +2) =( +5) +( 2) 问题 3:请同学们想一想, 4十。 =7? 请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4+(+ 3) = 7,用彩色粉笔在 4-(- 3)与 4十(+ 3)处画出着重号.引导学生观察 4+(+ 3)=7 与 4-(- 3)=7,从而提出猜想“减去一个数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是相等的”: 4(- 3) =4+(+ 3). 这时教师问:你发现这个等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后,示意再换几个数试一试,并请学生分组合作计算、交流: ( 1)把 4 换成 0,- 1,- 5,得 0-(- 3),(- 5)-(- 3) ,(- 5) 一(-3),这些数减(- 3) 的结果与它们加(+ 3) 的结果相同吗。 ( 2)计算 9- 8, 9+(一 8), 15 一 7, 15+(一 7),你发现了什么。 请小组代表全班汇报,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纳: 有理数减法 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问题 4:你能够用字母把法则表示出来吗。 a- b=a+(- b) (说明:简明的表示方法,体现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实际运算时会更加方便) 强调运用法则时:被减数不变,减号变加号,减数变成其相反数 减数变号(减法 ============加法) 活动目的 : 《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结合本节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