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及中国移动应对措施-策划内容摘要:

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及中国移动应对措施-策划 20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及中国移动的应对措施2009年 1月 31日2事件获得 固话、无线市话全面下滑给中国电信带来压力。 移动互联网手机“天翼”全国促销,打响了中国电信进军移动业务的第一声。 家庭客户品牌下推出 绑移动业务。 背景得 忙于原联通和网通内部管理和组织融合。 3 09年是 3国电信频繁的市场动作与中国网通形成鲜明对比。 09年将是中国电信全面进入移动通信市场的一年。 3目录中国电信近期市场表现1234 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2008年 10月份,中国电信正式接收联通 经过 3个月运营,移动用户流失得到有效控制, 08年 12月移动用户只减少了6万。 分析:中国电信接收 证了现有 解了客户流失的趋势。 中国电信近期市场表现1月 12月0 20 60 月减少用户数单位:百万 数据来源:11月 12月00 52当月用户数 11月 12月0 . 00 . 20 . 40 . 6当月用户数 当月净增用户数单位:百万 数据来源:中国电信运营数据中国电信近期市场表现 中国电信固网用户数持续大幅下滑,截止到目前仍有 2亿多固话用户。 中国电信宽带用户增长势头稳定,月增幅 70万,用户总数达 4427万,成为中国电信唯一增长性业务。 分析:针对难以逆转的固网用户流失,中国电信将通过移动业务吸引用户转网,借助互联网的服务和应用,将进一步丰富度移动业务的数据服务内容。 运营数据7目录中国电信近期市场表现2134 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天翼”客户经营业务融合主打移动互联网业务全面进军移动业务领域保持客户稳定,资源整合,实施客户经营策略融合移动业务的客户品牌和业务品牌细分从简单捆绑向深度融合过渡9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 移动业务完成全业务运营 聚焦中高端用户群需求 主打移动互联网 提高城镇网络服务能力和质量 围绕重点区域、重点客户群 全业务系统优化 提高 集中化采购向社会化采购过渡品牌填充 网络建设端采购 降低用户入网成本和门槛全面打造移动互联网品牌 天翼103种策略确保 “ 天翼 ” 快速起航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新套餐资费接近固话水平 通过 “ 天翼 ” 套餐设计,将天翼套餐设计成商旅套餐、畅聊套餐和无线宽带套餐。 语音资费水平接近固话,无线宽带资费水平接近有线宽带。 捆绑业务成最大杀手锏 通过手机帐号捆绑宽带等其他业务,实现同一业务的集中管理。 提高用户业务管理的便利性和操作性。 309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将完成全国 340多座城市的 中国电信 80多个主要大中城市 1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全业务运营下的品牌策略现有业务及品牌 客户品牌 业务品牌 我的 商务领航 移动客户群细分下的客户品牌(天翼)客户品牌 移动数据业务品牌为核心信息资讯视频娱乐 手机固话宽 带 手机固话简单产品和业务组合 深度融合 全面抢占移动业务市场 产品融合 业务融合 应用融合 技术融合( 2 面向集团和家庭客户的固移解决方案13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 深度挖掘商业客户资源,通过中国电信业务平台,面向电信用户提供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 07年开始在广东省进行试点, 08年取得一定进展,移动业务运营将加速这一策略步伐。 网络升级和改造的巨额资金投入,将促使中国电信寻找更加有效的客户服务策略。 基于用户需求的商业客户资源整合中国电信用户整合的客户资源、宣传推广资源全方位生活优惠及服务客户经营策略基于客户关怀层面的经营策略1409年中国电信的进攻策略客户经营策略 处理好原有客户的转网策略:针对小灵通用户在一定时期内将会全面转网,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吸引用户转网,加速小灵通用户转网速度;高端用户先行迁移、低端用户引导迁移。 天翼具有多种资费档次,覆盖大部分用户群的消费水平,针对小灵通和固话流失,形成全面的用户迁移经营策略。 小灵 通固 话C 网客户流失 应对策略 网络优化:提高服务质量 终端补贴:降低入网门槛 业务捆绑:变相降价策略 阶段促销:快速 网罗 用户承接业务 丰富的互联网应用 优惠的套餐价格 丰富的资费档次基于客户流失的经营策略15目录中国电信近期市场表现3124 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移动 成熟的 丰富的终端和互联网运营经验 商业客户资源优势 传统固网优势和传输资源优势 可快速平滑过渡到3G 缺乏移动业务运营经验 移动网络改造和投入巨大 移动业务缺乏客户品牌和消费群细分 成熟产业链可加速 3丰富的终端和应用带动移动业务发展 固移融合战略 整合商业客户资源面向家庭和个人用户提供服务 非对称管制 快速流失的固网和小灵通用户群 移动业务发展初期网络服务质量不佳造成客户流失 移动和联通的市场竞争 国家政策对 庞大的个人用户群 三大客户服务品牌 丰富的移动业务运营经验 没有成熟的 缺乏固网业务运营经验 缺乏 3非对称管制 政策对 主导 全业务运营机会 广大的移动数据业务市场 新电信对移动通信市场的冲击 中国移动 助发展机遇固网、宽带、移动业务全面应对电信固移融合策略 主导 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与 P、终端生产商和渠道商深度合作 丰富无线数据应用 业务应用拉动市场发展应对策略全业务运营机遇1 构建新的模式2 移动互联网业务策略 3 整合优质行业资源 面向用户提供服务 融入生活各个方面优质资源整合4 业务捆绑 业务融合 终端融合 网络融合融合策略6 稳定和发展 2加速 3步提升网络服务质量2G、 3带 移动固话是全业务运营的有效补充 借助铁通有线网络资源 加强 丰富 3设计符合客户需求的数据业务资费档次 保持 有效降低 “ 天翼 ” 对中国移动业务发展的影响单一业务向全业务发展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20发挥和利用好已有渠道。 加大对渠道的业务激励,激发营销潜力。 移动通信市场 给予内容和服务提供商给予较高收入分成,高度的市场策略支撑。 激励内容和服务商积极性,开发更多更高的业务应用。 深层次参与到终端生产、芯片制造和业务平台标准制定。 通过深度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刺激终端生产商在技术研发等方面的积极性。 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21整合优质行业资源,通过业务应用渗透到用户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良好的用户体验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22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丰富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视听类搜索类位置类交互类信息类游戏类交易类广告类全球主要移动数据业务应用09年主要推广的业务应用视听类搜索类位置类交互类信息类 手机移动搜索 基于 12580信息平台 电影、电视、音乐下载 网络丰富的资源 新闻、生活、行业资讯 网络海量丰富的资讯信息 手机地图、定位导航 基于 移动博客、视频共享 较强的互动性和传播性 丰富的业务和应用是增强产品和业务竞争能力的最直接手段 影响移动互联网发展五大因素:网络系统、移动终端、应用内容、计费模式和 消费行为。 全球使用手机语音服务人数超过 80; 30到 50会使用短信、图片下载或是铃声下载。 中国会用短信的用户在 35;彩信、 在起步阶段。 研究和确定何种市场环境,适合何种业务应用。 市场规模研究预测分析,盈利能力评估。 研究确定业务及应用的市场增长率。 用户是否感兴趣:能否形成市场规模。 用户能否负担这笔费用:用户消费水平评估。 操作的便利性:降低户操作门槛。 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明确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策略23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处理好 2用户增用户属于较低价值用户,这些用户是未来新的潜力市场。 业务现状目标策略通过业务促销、预存优惠、丰富套餐档次、客户关怀类活动等形式,保持用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 业务现状目标策略由于网络覆盖、终端等其他问题,用户发展缓慢。 完善网络覆盖, 09年重点覆盖大中城市,加速解决 2G 网络融合问题。 促进终端研制和数据业务测试开发,给予 富数据业务和无线互联网业务。 通过多种资费套餐设计,满足不同用户群对于 基础语音、数据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应用 终端补贴策略、“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等策略,降低用户入网门槛,促进 3409年中国移动主要应对策略全面的融合策略业务捆绑业务融合终端融合网络融合 固定和移动网络是分离的 一个帐单,捆绑销售 浅层融合方式,融合的切入点 以市场为导向 固定和移动网络的业务相互渗透 业务平台逐步统一 加速业务创新 用户业务管理更加便捷 提供固定和移动网络的无缝接入 与业务融合互相配合发展 分层次、分步骤实现,从简单的多模终端向 3双模终端: 统一的网络结构 完善的网络覆盖 丰富的业务应用 提供无处不在的业务体验目的:应对固定运营商的 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方式: 提供移动 +宽带(固话)捆绑;利用双模终端实现无缝漫游;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效果:适用于现阶段市场竞争需求,可以满足未来个人用户需求2526谢谢阅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