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霸州市辛章办事处-张伟内容摘要:
们摆出一个长 4 厘米,宽 3 厘米,高 2 厘米的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 一排摆出 4 个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三排→摆两层 第二组:同上要求摆出长 3 厘米,宽 3 厘米,高 2 厘米的长方体. 一排摆出 3 个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 3 排→摆 2 层 [ 第三组:想象一个长 5 厘米,宽 4 厘米,高 3 厘米的长方体,说出体积. 一排摆出 5 个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 4 排→摆 2 层 思考:请观察这些从实际操作中得出的数据,结合拼摆成的图形,看一看这些数据与长 方体的体积有没有关系。 是什么关系。 (长方体的体积正好 等于它的长、宽、高的乘积) 教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教师:用 V 表示体积, a 表示长, b 表示宽, h 表示高,公式可以写成: V= abh. 板书: V= abh. 出示投影图: 4.自学例 1. 一个长方体,长 7 厘米,宽 4 厘米,高 3 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7 4 3= 84(立方厘米) 答:它的体积是 84 立方厘米. 练习 :一块水泥板 ,长 5 分米 ,宽 3 分米 ,厚 2 分米 ,这块水泥板的体积是多少分米 ? 5 3 2=30(立方分米 ) 答 :这块水泥板的体积是 30 立方分米 . (二)正方体体积. 1.【演示课件 “正方体体积”】 教师提问:此时的长,宽,高各是多少。 变成了什么图形。 这个正方体的体积可以求出来吗。 2.练习 棱长为 2 分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 2 2= 8(立方分米) 棱长为 4 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 4 4= 64(立方厘米) 3.归纳正方体体积公式. 教师板书:正方体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用 V 表体积, a 表示棱长 V= a a a 或者 V=a3 4.独立解答例 2. 光明纸盒厂生产一种正方体纸板箱,棱长是 5 分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5 5 5= 53 =125 (立方分米) 答:体积是 125 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教学设计-霸州市辛章办事处-张伟
相关推荐
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 ( 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 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是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 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 你认为计算长方体 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
多少平方分米玻璃,实际上就是求什么。 可以怎样计算呢。 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并选择一种想法算出结果。 集体交流订正。 出示练一练 读题后各自解答,指名两人板演。 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每步算式分别表示什么,确 认计算结果。 指出:计算这样的实际问题,都必须先弄清要计算哪几个面面积的和,再计算结果。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第 6题 指名读题,并说说题中已知哪些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
不已。 漕察其语南音也 ,乃稍霁威云: “ 湖南亦有司马氏乎 ?” 从一答曰: “ 某姓马 ,监排岸司耳。 ” 漕乃微笑曰: “ 然则勉力职事可也。 ” 初盖误认为温公族人 ,故欲害之。 自是从一刺谒 ,,削去 “ 司 ” 字 译文: 绍圣年间 ,有个叫马从一的人 ,主管归德府的水运公署。 正碰上转运使到归德府来 ,就随着众人去拜见。 转运使一看到他就很生气 ,立即训斥他说:“听说你不尽职守
就不会只磨损一面,就延长了寿命。 所以同学们平时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要留心观察生活,更多伟大的发明、发现还等着用你们的名字命名呢。 同学们,其实莫比乌斯带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下面我们就用“剪”的办法再来研究研究这 个神奇而有趣 的圈。 (三) 变化莫比乌斯带 1/2 剪莫比乌斯带 ( 1) 现在,老师拿出莫比乌斯带, 做第二个莫比乌斯带, 我们用剪刀沿中线剪开这个莫比乌斯纸 带
3+ NO↑ + 2H2O a4 63 3=b56 3 , a∶ b= 9∶ 2,生成 Fe2+ 和 Fe3+ 时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如 4∶ 1,不可能 为 2∶ 1。 答案: A 11. 将铁粉 、 铜粉 、 FeCl3溶液 、 FeCl2溶液和 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 (容器不参与反应 ), 试判断下列情况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 (1)若铁粉有剩余 ,
以勾画出来。 刚才已经有一位同学举手了。 生: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生:我勾的第九自然段的“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我清楚的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 生:我觉得是“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 了父亲„„” 师:好,还有哪些同学找到不同的句子,可以读出依依不舍之情的。 生:我觉得是第五自然段的“爸爸,为什么。 我急切的问道。 ” 师:是的,他关注了这个急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