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作业——杨明权内容摘要:
3+ NO↑ + 2H2O a4 63 3=b56 3 , a∶ b= 9∶ 2,生成 Fe2+ 和 Fe3+ 时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如 4∶ 1,不可能 为 2∶ 1。 答案: A 11. 将铁粉 、 铜粉 、 FeCl3溶液 、 FeCl2溶液和 CuCl2溶液混合于某容器中充分反应 (容器不参与反应 ), 试判断下列情况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和金属单质。 (1)若铁粉有剩余 , 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____________。 (2)若 CuCl2有剩余 , 则容器中一定有 ______, 可能有 ______。 (3)若 FeCl3和 CuCl2都有剩余 , 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______, 一定有 ________。 (4)若 FeCl3有剩余 , 则容器中不可能有 ________。 解析: 本题涉及的反应有: Fe + 2FeCl3===3FeCl2, Fe + CuCl2===Cu + FeCl2, Cu +2FeCl3===2FeCl2+ CuCl2。 (1)中铁粉剩余,因铁粉能够与 Fe3+ 、 Cu2+ 反应,故容器中就不可能有 Fe3+ 、 Cu2+。 (2)中 CuCl2有剩余,则容器中一定有 Fe2+。 若有铜粉剩余,则无 Fe3+ ;若无铜粉剩余,溶液中可能有 Fe3+。 (3)中 FeCl3和 CuCl2都有剩余,容器中不可能有铁粉、铜粉,因二者都能与 Fe3+ 反应,但一定有 Fe2+。 (4)中 FeCl3有剩余,同理分析容器中不可能有铁粉、铜粉。 答案: (1)Fe3+ 、 Cu2+ (2)Fe2+ Fe3+ (或铜粉 ) (3)铁粉 、 铜粉 Fe2+ (4)铁粉 、 铜粉 12. 某厂的酸性工业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 Fe3+ 、 Cu2+ 、 Au3+ 等离子。 有人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工艺流程 ,利用常用的酸 、 碱和工业生产中的废铁屑 , 从废水中回收金 , 并生产一定量的铁红和氧化铜。 填写下面空白。 (1)图中标号处需加入的相应物质分别是 ① ________、 ② ________、 ③ ________、 ④ ________、⑤ ____________; (2)写出 ① 处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写出 ③ 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3)铁红的化学式为 ________; 分别写出铁红和氧化铜在工业上的一种主要用途 : 铁红________________; 氧化铜 ______________。 解析: 在解此题时宜采用逆向推断法,从题中给出信息可知,首先分离的应是铁元素,所加最佳试剂应是铁屑, E中含 Fe2+ ,铁红的成分为 Fe2O3,可联想到高中学习的重要反应 2Fe(OH)3=====△ Fe2O3+ 3H2O,试剂 ⑤ 应为可溶性碱 (NaOH 或氨水 );当加入过量铁屑后,所得 A应为固体 Fe、 Cu、 Au 的混合物,此时,只需加入稀硫酸 (试剂 ② )后过滤可得 Cu、 Au 的混合物 B,再加入稀硝酸 (试剂 ③ )可使Cu、 Au 得到分离,。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作业——杨明权
相关推荐
就不会只磨损一面,就延长了寿命。 所以同学们平时在学好书本知识的同时,要留心观察生活,更多伟大的发明、发现还等着用你们的名字命名呢。 同学们,其实莫比乌斯带还有很多神奇的地方,下面我们就用“剪”的办法再来研究研究这 个神奇而有趣 的圈。 (三) 变化莫比乌斯带 1/2 剪莫比乌斯带 ( 1) 现在,老师拿出莫比乌斯带, 做第二个莫比乌斯带, 我们用剪刀沿中线剪开这个莫比乌斯纸 带
们摆出一个长 4 厘米,宽 3 厘米,高 2 厘米的长方体,说出它的体积. 一排摆出 4 个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三排→摆两层 第二组:同上要求摆出长 3 厘米,宽 3 厘米,高 2 厘米的长方体. 一排摆出 3 个 1 立方厘米的正方体→一共摆了 3 排→摆 2 层 [ 第三组:想象一个长 5 厘米,宽 4 厘米,高 3 厘米的长方体,说出体积. 一排摆出 5 个 1
要用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与这个长方体各个面有什么关系。 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吗。 在交流中明确:只要算出这个长方体六个面的面积之和就可以了。 ( 2)启发:请你借助自己手中的长方体模型思考,根据长方体的特征,可以怎样计算这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 3)学生独立列式,指名汇报,是根据学生回答进行板书。 ( 4)比较小结:这两种方法都反映了长方体的什么特征。 你认为计算长方体 6个面的面积之和时
以勾画出来。 刚才已经有一位同学举手了。 生: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生:我勾的第九自然段的“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我清楚的知道,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 生:我觉得是“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 了父亲„„” 师:好,还有哪些同学找到不同的句子,可以读出依依不舍之情的。 生:我觉得是第五自然段的“爸爸,为什么。 我急切的问道。 ” 师:是的,他关注了这个急切
困难呢。 (二)理解道德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A:体会让 “ 我 ” 觉得做起来难的原因。 请同学们默读 39 自然段,找出 我不想放掉鲈鱼的 理由。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说理由,读句子。 鱼的极大的诱惑,周围的环境,都让我难以下决心把鱼放回湖中,但最终 “ 我 ” 还是作出了 “ 放鱼 ” 的选择。 是谁让我作出了这样的选择。 B:体会 “ 我 ” 实践的艰难过程。 “ 我 ”
―以貌取人 学生板书 3 句子 那个家伙摆出一副非常刻薄的嘴脸――― ( 1)写了什么 特点。 (刻薄) ( 2)你们怎么就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刻薄的 特点。 生:啊,哼――― 从语气词感受到。 用鼻子说话会很伤人。 生:只会―― 这样的话叫什么话。 (反话)他心里的意思是什么。 有一句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句子 3:他微笑着接了过去――― ( 1)这一段是抓住了托德的什么来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