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寨小学郑倩倩谈谈实验教学中教师应重视的问题内容摘要:

点放在了有五段词、记忆有难度的童 谣和用打击乐器伴奏上了。 这样这节课下来学生对四分休止符到底休止相对多长时间,仍未掌握或只是一知半解。 另外,教学中有了音乐活动,每节课的容量较大,而且一般活动时要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最后可能还要有展示和评价等环节。 教师要把握好时间的分配,突出重点,围绕重点设计游戏活动的内容,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做个好娃娃》一课,主要培养学生具有稳定的内心节奏感的能力,而合作能力和演奏能力可暂不做为侧重点。 三、在活动中求质量、重引导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中非常重视音乐实践,提倡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项音 乐活动,将其作为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的基本途径。 新教材中《新年好》一课,有一项活动是学生自编歌词,教材要求在 “祝贺大家 ”和 “我们唱歌,我们跳舞 ”的空白处填上新的歌词,这是学生第一次自编歌词,教师由于引导不到位,结果学生创编有困难,思维不活跃,课上的不成功。 课后大家一起备课,经过讨论设计出利用道具 “白胡子 ”试着逐步启发学生填上新的歌词: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给他脸上贴上白胡子,启发同学问: “这是谁。 我们怎样用歌声向他祝贺新年呢。 ”学生马上就能唱出 “祝贺爷爷新年好 ”,继而 “祝贺奶奶 ”“祝贺妈妈 ”“祝贺老师新年好 ”就自然创编出来了,接着教师再引导学生: “你们还用什么方式庆祝新年啊。 ”学生又编出了 “我们游戏,我们表演 ”、 “扭起秧歌,舞起狮子 ”等有创意的歌词。 经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创造性和想像力得到发挥。 音乐是审美教育,这一点最为重要,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略对学生的审美教育。 在第二册《小雨沙沙沙》一课中,有一位教师教学设计新颖,利用学生寻找周围景色的变化导入(教材安排上本课正逢春天),又用配乐朗诵揭示歌词,还在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