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为教案李洪波内容摘要:
小结 引导 1. 举例说出动物的社会行为 2. 社会行为的主要特征 3. 社会行为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小结 练习 评价 1. 鸡群或羊群中有最占优势者吗。 它有哪些行为特点。 2. 同样是肉食动物,虎是单独生活的 ,狼却往往集结成群捕食猎物。 这两种动物的捕食方式各有什么优势和不足。 练习 回答问题 课题名称 第三节 社会行为 课型 新授 课时安排 1 内容分析 教师可以在课前给出更多的资料,或让学生自己收集资料,课堂上进行讨论。 本节课的 主要内容在于解决群体中的信息交流问题和探究蚂蚁的通讯。 学情 简析 学生在如何进行探究问题方面 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且在相互合作学习方面得到过良好的训练,在设计动手操作方面 能力有提高。 需要完成探究:蚂蚁的通讯。 教学 目标 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的意义。 认同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 养成多观察、多动手、多分析、勤动手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重点: 阐明动物群体中信息交流。社会行为教案李洪波
相关推荐
本小题满分 12分)在三棱锥 ABCS 中, ABC 是边长为 23的正三角形,平面 SAC ⊥平面 ABC , 2 SCSA , M 、 N 分别为 AB 、 SB 的中点. ( Ⅰ ) 证明: AC ⊥ SB ; ( Ⅱ ) 求三棱锥 CMNB 的体积 . 4 ( 20) (本小题满分 12分) 已知椭圆 22: 1( 0 )xyC a bab 过点 0,1
狗画梅花 ”。 因为小鸭的脚印像枫叶,所以说 “小鸭画枫叶 ”。 因为小马的脚印像月牙,所以说 “小马画月牙 ”。 ) (3)比较理解两个 “画 ”字。 学生反复读第四五句,体会、理解。 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出示以下四个句子让学生比较: 小红画了一朵大红花。 墙上挂着一幅画。 齐白石爷爷爱画虫虾。 《牡丹画》是老师最喜欢的一幅画。 (师 )如果这个 “画 ”是表示动作的
谜我们可以记住生字宝宝,想象动作我们也可以记住生字宝宝。 这两种识字方法你们学会了吗。 师: 你们知道吗。 滚、扑、撕、咬, 这些动作 可 都 是 小 狮子 长大以后要捕获猎物 3 所必须的本领 啊。 所以,小狮子 ,同学们读 —— 一只小狮子整天练习滚、扑、撕、咬,非常刻苦。 师: 你们看,小狮子整天都在练习 本领。 读到这个句子,我们仿佛看到了,早晨,当太阳公公刚刚露出脸的时候,
二题三幅 图:( )( )( )你能用简练精准的语言概括总结上面的现象吗。 试试看( ) 仔细读题并完成课本 P2 第 3题连一连思考:这些平面图形通过绕( )旋转,变成了( ) 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 “圆柱和圆锥的特点 ”找一找生活中的有关圆柱和圆锥的例子 二 合作探究: 活动一:(同桌说说) 课本 活动二:观察下图,你发现了什么。 (小组内交流) 点动成 ; 线动成 ; 面动成。 活动三
观察分析并回答: 切割 展示问题 3 展示:电磁感应实验装置图 展示:三幅动画:( 1)小刀锯磨细木棒; ( 2)小刀剐削细木棒; ( 3)小刀切割细木 3 指针偏转方向是否相同。 第四步:保持导线作切割磁感线运动方向不变,把蹄形磁铁的 N、 S 极上下对调,比较检流表指针偏转方向是否相同。 棒。 二 电磁感应现象及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师生进行交 流总结: ( 1)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
白蚁的社会分工: 雌蚁、雄蚁、工蚁、兵蚁。 观察社会生活的动物的录像片,讨论社会行为的特征。 提问:群体生活的动物有哪些特点。 讨论、表达交流:分组汇报讨论结果并以实例说明。 观察图片,找出其中的雌蚁、雄蚁、工蚁、兵蚁。 质疑:为什么雌蚁的腹部那么大。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社会行为有哪些特征。 参与讨论一起归纳总结讨论结果。 展示图片,启发学生进行分析。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