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教学设计鲁楠内容摘要:

你看到了什么。 听到了什么。 感受到了什么。 师:五壮士包含着对敌人的仇恨引敌上山并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 拿出笔,画出五壮士在激战中的动词,体会体会壮士的英勇。 (生画“抢、夺、插、举、砸”) 师:透过这些词,你再次感受到了什么。 生:五壮士对敌人的痛恨。 师:文中那句话也最能表达这个意思。 生:“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 (课件呈现句子) 师:(引读)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生: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 )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 道:(生:同志们,用石头砸。 )顿时,(生: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 师:石头像雹子说明什么。 生:石头多而密。 师:这些石头带着五位壮士的什么决心。 生:杀敌的决心。 师:“中国人民的仇恨”是指什么。 生:“中国人民的仇恨”是指对日寇的仇恨。 师:我们对日寇为什么那么仇恨哪。 (学生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生: 日本侵略者在我们东北建立了一个“731”细菌部队,用中国人做实验,向人体内注射鼠疫。 手 段极其惨忍。 日寇在我根据地实行“三光”政策,也就是杀光、烧光、抢光。 当时,日本鬼子在我国进行了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 (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并总结) 师:是的,他们竟然杀死我同胞30多万人。 想到这些国家耻、民族仇,怒火在五壮士心中燃烧。 (板书:仇视侵略者) 五壮士决心用石头与敌人血战到底。 因此,我们要把这种仇恨的情感读出来。 (学生情绪激愤,然后齐读。 ) (点评:利用课件中的录像,使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五壮士的英勇和对敌人的仇恨。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 ) 四、跳下悬崖 师: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 此时,他们在想些什么。 生:我们已经成功掩护群众和部队主力转移了,他们安全了。 师: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生: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生: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 )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生: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 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 ) 师 : 班长马宝玉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 ,为什么。 生:不能把任何武器留给敌人。 师: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你体会到了什么。 生:体会到了他们的英勇,宁死不屈,视死如归。 师:战士们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