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轴对称复习课件(2)内容摘要:
合。 ( 三线合一 )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 等角对等边 ) 五 .(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回顾 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0。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①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 有一个角是 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0, 那么它 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如图,在△ ABC中, AB=AC时, (1)∵ AD⊥ BC ∴∠ ____= ∠ _____。 ____=____ (2) ∵ AD是中线 ∴ ____⊥ ____。 ∠ _____= ∠ _____ (3) ∵ AD是角平分线 ∵ ____ ⊥ ____。 _____=____ B A C D BAD CAD BD CD AD BC BAD CAD AD BC BD CD 练习: 如图,在△ ABC中,AB=AC=16cm, AB的垂直平分线交 AC于 D,如果 BC=10cm,那么△ BCD的周长是 _______cm. A B C D E 26cm 例:已知△ ABC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A (3, 5),B( 4, 1),C(1, 3),作出△ ABC关于 y轴对称的图形。 解:点 A(3,5),B(4,1), C(1,3),关于 y轴对称 点的坐标分别为 A’(3,5), B’(4,1),C’(1,3).依次连接A’B’,B’C’,C’A’,就得到△ ABC关于 y轴对称的△ A’B’C’. 归纳 :( P44) 先求出已知图形中的 特殊点 (如多边形的顶点或端点 )的对应点的坐标 ,描出并连接这些点 ,就可 得到这个图形的 轴对称图形 . A 3 1 4 2 5 2 4 1 3 0 1 2 3 4 5 4 3 2 1 c B B’ A’ C’ x y 思考 :如图 ,分别作出点 P,M,N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 , 你能发现它们坐标之间分别有什么关系吗 ? 15 3 1 4 2 5 2 1 0 1 2 3 4 5 4 3 2 1 x=1 P(2,4) M(1,1) N’(5,2) N(3,2) M’(3,1) P’(4,4) x y ’ 点( x, y)关于直线 x=1对称 的 点 的坐标为( 2x, y)。第十二章轴对称复习课件(2)
相关推荐
碱中和反应的考查。 • ,不正确的是 • • • H+和 OH- 结合生成水 • 检测反馈 自主完成: 解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例如:金属氧化物 +酸 —— 盐 +水 非金属氧化物 +碱 —— 盐 +水 小组讨论: • 考点二:考查中和反应在实际中的应用 • (黄蜂毒液呈碱性),为了减轻疼痛,可以涂抹下列哪种物质( ) (呈碱性) • ,叫作中和反应
22247。 2 =40 11 =440( cm178。 ) 42 7247。 2 =21 7 =147( cm178。 ) 一面用纸做成的直角三角形小旗,底是 12厘米,高是 20厘米,做 10面这样的小旗需要纸多少平方厘米。 12 20247。 2 10 =12 10 10 =1200(平方厘米) 答:做 10面这样的小旗需要 1200平方
,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教师导入新课的教学语言巧妙合理、生动形象,能充分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加强学习,不断网
传递 发生的条件: 传递的方向: 传递的结果: 传递的是什么: 存在温度差 高温到低温 温度相同 内能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叫做 热量。 九 .热量 物理学中 ,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 转移能量的多少 叫做热量,用符号 Q 表示 . 热量的单位 ; 焦耳 简称焦 (J). 热量是一个 过程量 ,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 具(含) 有多少热量。 当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
该怎么卷呢。 你能帮一帮小猴子吗。 思考问题,长方形树皮可以怎样卷成圆筒呢。 用身边的长方形纸来卷一卷。 对,很正确。 谢谢你们帮助了小猴子。 下面我们来看看书上的练习。 二、进行练习 第 16 题。 ( 1)课件先出示第 16 题第一组图。 ( 2)提问引导:第一个小朋友说“我后面有 8 人”,数一数,这个 小朋友后面只有 5 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还有几个人被树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