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内容摘要:
传递 发生的条件: 传递的方向: 传递的结果: 传递的是什么: 存在温度差 高温到低温 温度相同 内能 热量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叫做 热量。 九 .热量 物理学中 ,把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 转移能量的多少 叫做热量,用符号 Q 表示 . 热量的单位 ; 焦耳 简称焦 (J). 热量是一个 过程量 ,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不能说物体 具(含) 有多少热量。 当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时,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Q= cmΔt 十、比热容 C 1kg的某种物质,在升高或降低 1oc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单位: J/( kgoc) 水的比热容是多少。 物理意义。 定义 探究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 .实验器材如图所示,两个酒精灯、两个金属杯、两个温度计 .对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进行加热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怎样使水和干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 ( 2)加热相同的时间水和干沙子,谁温度升高的快。 ( 3)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 1)用相同的加热器给水和沙子加热相同时间 ( 2)沙子 ( 3)水的吸热能力比沙子的吸热能力强 计算 Q吸 = Q放= cm(t-t 0) cm(t 0-t) 注意: 温度 升高到,降低到, 表示末温(t) 温度 升高了,降低了 ,表示温度变化量( Δt) Q= cmΔt 例 一瓶酒精,如果倒去一半,再使它的温度降低一半,则( )。 1/4 1/2 1/2 D 例 已知铜的比热容小于铝的比热容,如果两者的质量和初温均相同,它们从外界吸收相同的热量后,两者的末温是( )。 > t铜 C. t铝 t铜 C 例 在太阳光照射下水、泥土等物质的温度会升高,为了使 500 kg水的温度升高 l0℃ ,需要吸收多少太阳能 ?若有同样的太阳能被 500 kg的泥土吸收,可使泥土的温度升高多少 ?若水的比热容比泥土小,则可能有哪些现象发生。 [泥土比热容为 0。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复习
相关推荐
,持续的关系,不仅是在知识、能力上的交往,也是情感心灵上的沟通、交流,首要的是教师要对学生关心、信任、尊重。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但要提出可供学生思考的问题,更应该在每节课的开始创设悬念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教师导入新课的教学语言巧妙合理、生动形象,能充分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 加强学习,不断网
合。 ( 三线合一 )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 等角对等边 ) 五 .(等边三角形 )知识点回顾 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 600。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①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② 有一个角是 60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如果一个锐角等于 300, 那么它 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该怎么卷呢。 你能帮一帮小猴子吗。 思考问题,长方形树皮可以怎样卷成圆筒呢。 用身边的长方形纸来卷一卷。 对,很正确。 谢谢你们帮助了小猴子。 下面我们来看看书上的练习。 二、进行练习 第 16 题。 ( 1)课件先出示第 16 题第一组图。 ( 2)提问引导:第一个小朋友说“我后面有 8 人”,数一数,这个 小朋友后面只有 5 个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还有几个人被树挡
数两类,是 2的倍数的是偶数,不是 2的倍数的是奇数;按因数的个数可以把自然数分成 1和质数、合数三类,只有两个因数的是质数,有两个以上因数的是合数, 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什么是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6有哪些质因数。 怎样把 6分解质因数。 (板书式子,并说明其中的质因数) (3)提问: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说明: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公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