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李军内容摘要:
生的 探 究 意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鼓励学生 探 究 方式、结果、表示方法的多样化以及学生学习方式 的 个 性化.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做到既着眼于共同发展,又关注到个性差异. 小组合作探究结果的 4 ( 5) 请 大 家 思 考一下,利用我 们以前学习的几何知识通过说理能验证这三个结论吗。 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 学生口述思路 教师 引导 小结: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是我们常做的辅助线,它构造出两个全等的三角形,从而将四边形问题转化为熟悉的三角形问题.充分体现了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由繁化简的数学思想. 教 师小结:我展示,从多个方面完善了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认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体悟到学习方式的转变.不但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还学会了与人交流沟通的本领.真正体现了新课程 理 念 中“ 以 人 为本,促 进学生 终 身 发展 ” 的教学理念. 注重直观操作和简单推理的有机结合.把几何论证作为探究活动的自然延续 5 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 度 角 线 互 相 平分. 们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实验、说理得到了平行四 边 形 的 性质.它为我们得到线段相等、角相等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和 必 然 发展.使学生的 实 践 精神,创新意识和自觉说理意识得到提高. 在开放式探究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活动后,再引导学生总结归纳,由此达到数学教学的新境界 —— 提升 思 维 品质,形成数学素养. 开 放 训练 1.解决课前提出的实际问题 某时刻小刚用量角器量出地面上平行四边形影子的一个内角是 60176。 ,就说知道了其余三个内角的度数;又用直尺量出一组邻边的长分别是 40cm和 55cm,便胸有成竹的说能够计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 学生独立解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教学设计李军
相关推荐
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吗。 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怎样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2)同桌操作活动 ( 3) 交流汇报:怎样剪拼。 ( 4)观察思考: 这几种方法都是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拼成长方形的,为什么要沿着高剪。 平行四边形有多少条高。 沿任意一条高剪开,然后将左半部分向右 或将右半部分向左平移 都能得到一个长方形吗。 小结
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 ( 2)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并填写书上 80 页表格。 ( 3)反馈汇报数的结果,得出:用数方格的方法知道了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 ( 4)提出问题:如果平行四边形很大,用数方格的方法麻烦,能不能找到一种方法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5)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 6)引导学生交流发现并全班反馈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相等
二、探索新知 用数方格的方法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 引导明确: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分别相等,它们的面积也相等。 通过操作,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 (1)自由剪、拼,进一步感知。 通过操作讨论得出:只有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才能拼成一个我们会计算的图形 ——长方形。 这种剪法最简便。 (2)揭示转化规律 任何一个平行四边形都可以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在转化的过程中
4 生: ( 4+7+5+4+5)247。 5=5(本) 师:现在我们求出来,男生队读书的平均数是 5 本,女生队读书的平均数是 4 本,男生队获胜。 咋们的女生也不要气馁,争取在数学的学习上超过男生,好不好。 女生:好﹗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知道了用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生:没有。 师:我有问题:(指着黑板上的算式说)为什么这儿247。 4,这儿却247。 5。 生
得对吗。 你能验算吗。 在小组里交流。 集体交流想法:每根跳绳 3 元, 21根是 63 元,再加剩下的 2 元,正好是 65 元。 提问:你能像前面一样试着用竖式表示你的验算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验算竖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比较方法。 提问:没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有什么不同。 小组交流。 小结:在对除法进行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如果有余数,还要再加 上余数
响才能有效,从而激活学生的内部合作的动机,达到愉悦,和谐。 ( 3)学生在学习中也是能够掌握学习方法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交给学生一些策略和技巧,学生就能够很好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 ( 4)学生在学校长期教育下,每个人都会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只要我们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学生是能够形成很好的合作氛围的。 五、课题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