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村镇实验学校郭杏丽小学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课内容摘要:
响才能有效,从而激活学生的内部合作的动机,达到愉悦,和谐。 ( 3)学生在学习中也是能够掌握学习方法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交给学生一些策略和技巧,学生就能够很好的合作完成一项任务。 ( 4)学生在学校长期教育下,每个人都会在学习上具有一定的意志品质,只要我们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学生是能够形成很好的合作氛围的。 五、课题研究的意义 分析目前在小学科学课堂实验课中开展的广泛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构建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实验合作学习理论体系,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探索在科学实验课小组合作学习中师生角色的转变。 合作学习要协调师生、学生同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学习,从而为未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点。 科学的、合理的小组实验合作学习,增强学生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六、研究的目的: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达到有效的 合作学习,使某方面处于优势的学生可以帮助这方面弱的学生,从而形成知识、技能等方面的互补,达到 “ 人人教我,我教人人 ” 的良好效果。 以人为本,培养学生四种意识,即责任意识,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发展学生交往与合作的能力。 通过建立 “ 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 的固定小组,建立评价激励机制等一系列教学策略,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形成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学生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直到对别人研究的结 论提出质疑。 使学生在科学学习中能注重事实,克服困难,善始善终,尊重他人意见,敢于提出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与交流。 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七、研究的对象: 本课题在。常村镇实验学校郭杏丽小学科学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课
相关推荐
得对吗。 你能验算吗。 在小组里交流。 集体交流想法:每根跳绳 3 元, 21根是 63 元,再加剩下的 2 元,正好是 65 元。 提问:你能像前面一样试着用竖式表示你的验算过程。 学生独立完成。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验算竖式中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比较方法。 提问:没有余数的除法和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时有什么不同。 小组交流。 小结:在对除法进行验算时,用商乘除数,如果有余数,还要再加 上余数
4 生: ( 4+7+5+4+5)247。 5=5(本) 师:现在我们求出来,男生队读书的平均数是 5 本,女生队读书的平均数是 4 本,男生队获胜。 咋们的女生也不要气馁,争取在数学的学习上超过男生,好不好。 女生:好﹗ 师:同学们真厉害﹗我们知道了用计算的方法来求平均数,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吗。 生:没有。 师:我有问题:(指着黑板上的算式说)为什么这儿247。 4,这儿却247。 5。 生
生的 探 究 意识,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广阔性. 鼓励学生 探 究 方式、结果、表示方法的多样化以及学生学习方式 的 个 性化.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做到既着眼于共同发展,又关注到个性差异. 小组合作探究结果的 4 ( 5) 请 大 家 思 考一下,利用我 们以前学习的几何知识通过说理能验证这三个结论吗。 总结: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 学生口述思路 教师 引导 小结:连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刚才摆小棒的过程, 52247。 2 的笔算该 I 怎样写呢。 谁来说说,按照刚才摆的过程,先算哪一位。 (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十位上的板书) 追问:余下 1个十,接下去怎么算。 (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互相说说) 指名完成剩下的板书,其他同学完成在教材上。 提问:哪位同学告诉大家,刚才是怎样笔算的。 (把余下的 1和个位上的 2移下来组成 12,然后除以 2,得 6) 检验
或学生把问题解答后,通 过简单扼要地提问或引导,要求他们回顾解题过程,在反思过程中考虑:( 1)回忆解题的方法、过程;( 2)概括解题的关键、注意点;( 3)改进表达、操作方法。 通过学生的分析、讨论和总结,让解题思路显得自然、有条理。 三、在形式各异的反思中,巩固学生反思习惯 “数学抽象” 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建构活动,但这种建构不仅仅是纯粹个人的行为,而必然是一个在不同个体之间进行表述交流
1个单位时,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相等;涂色部分超过 1个单位时,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 ( 2) 教学例 3 出示例 3,学生涂色。 引导学生看图,讨论:要表示每个分数,各要 涂几个 1/5。 分别用了几个圆。 你有什么发现。 ( 3) 分数分类 比较例 例 3中的这些分数,你能给它们分一分类吗。 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 4) 认识概念 结合学生的发言指出: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