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2)内容摘要:
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 比较二氧化硫和氯水的漂白性 SO2的 弱 氧化性 —— 与 H2S 的反应 : SO2 + 2 H2S = 3 S ↓ + 2 H2O 返回 酸雨的形成 化石燃料的燃烧等原因 硫和氮的氧化物 硫酸和硝酸酸雾。 pH应在什么范围。 亚硫酸等 解决方法 正常雨水的 pH约为 ,这是因为溶解了二氧化碳的缘故。 酸雨的pH<。 现取某地雨水样品一份,每隔一段时间测定一次该雨水样品的 pH,数据如下: 时间 /h 0 1 2 4 8 pH 2SO2 + O2 2SO3 催化剂 SO3 + H2O === H2SO4 ⑵ 可以漂白白纸浆、毛、丝、 草编制品等 ⑶杀灭霉菌和细菌 ⑷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⑴ 制造硫酸: 二氧化硫的用途 一、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比空气重、易溶于水 二、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生成酸 SO2 + H2O H2SO3 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O2 + 2NaOH Na2SO3 + H2O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SO2 + O2 2SO3 漂白性: 品红溶液 褪色 催化剂 课堂小结 二 氧 化 硫 与水反应 漂 白 性 酸雨的形成 与氧气反应 用途 与硫化氢反应 与氯水反应 小结 课堂练习 SO Cl2分别通入到石蕊试液中有什么现象。 若按 1︰ 1的体积比混合后再通入石蕊试液中又有什么现象。 为什么。 1. 下列化学反应表示 SO2作还原剂的是( ) A. SO2+NaOH=NaHSO3 B. 2H2O+SO2+Fe2(SO4)3=2H2SO4+2FeSO4 C. SO2+2H2S=3S+2H2O D. Cl2+SO2+2H2O=2HCl+H2SO4 ?(括号内为杂质 ) ① Cl2(HCl): ② SO2(HCl): ③ CO2(HCl): ④ CO2 (SO2): B D 通入饱和食盐水 通入饱和NaHSO3溶液 通入饱和NaHCO3溶液 通入 KMnO4溶液 BaCl2的水溶液中通入 SO2末见沉淀,把其分成两份 ,向其中一份中 A加入 NH3,另一份 B加入 Cl2则 ( ) A产生沉淀 BaSO4 B中产生沉淀 D3. 二氧化硫和氯气都有漂白性,现把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让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则其漂白性将 ( ) D SO3 + H2O = H2SO4 + Q SO3 是硫酸的酸酐 ,是酸性氧化物。 SO3 :无色固体, 熔点( ℃ )和沸点 (℃ ) 都比较低。 1. 信使分子 —— NO 一氧化氮是一种神经信使分子 ,参与包括学习、记忆在内的多种生理过程 ,并且具有调节脑血流的作用。 在神经系统中 ,二氧化氮除了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外 ,还具有神经毒性。 脑缺血会生成大量一氧化氮 ,对神经系统造成损伤。 此外 ,一些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也有一氧化氮参与。 二 .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是免疫系统对付细菌、病毒、肿瘤细胞等病原体的有效武器。 除了以上生理功能外 ,一氧化氮还在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中起重要作用。 NO2的转化 3NO2 + H2O = 2HNO3 + NO (工业制硝酸) 2NO + O2 = 2NO2 N2 + O2 ==== 2NO 放电或高温 (无色,不溶于水)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 在这个过程中要通入多少 O2, NO2才能完全转变成 HNO3呢。 2NO+O2=2NO2 ►3NO2+ H2O= 2HNO3+ NO ► 4NO2+ O2+ 2H2O= 4HNO3 ►NO2与 O。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2)
相关推荐
打 击恐怖主义等做出了积极贡献,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在当今 世界而树立起一个负责任的大国的形象。 ① 世界格局多极化为我们争取一个较长期的和平环境提供了可能; ② 经济全球化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利用国际市场和资源来发展自己; ③ 世界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为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④
增强。 螺线管 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 演示:在螺线管的两端各放一个小磁针,在硬纸板上均匀地撒满铁屑。 通电后观察指针指向,轻敲纸板,观察铁屑的排列情况。 实 验 改变电流方向,两侧小磁针的指向反转。 实验:把小磁针放到螺线管周围不同位置,在图上记录磁针 N极的方向。 结合以上两个实验,对比右图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实验
2个、黑球 1个,每种球除颜色外其余都相同,摇匀后随机地 从袋中取出一个球,取到红球的概率是 ; B.掷一枚普通正方形骰子,出现的点数为 7的概率 是 ; 0练习 4 将分别标有数字 1, 2, 3的三张卡片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随机地抽取一张卡,求 P(奇数); 23答案 : P( 奇数 ) = 3.用列表法求事件的概率 例 某中学九年级有 6个班,要从中选出 2个班代表学校参加某
最热月: 北半球陆地 7月,海洋 8月; 最冷月: 北半球陆地 1月,海洋 2月; 三、海陆分布与气候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气温随高度而降低。 海拔每增高 100米,气温下降 ℃。 ,阴坡气温低。 ,背风坡降水少。 ,影响局部气候。 比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 ,城区中心气温高,郊区气温低。 热岛效应示意图 五、人类活动与气候 全球变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Na+,有 个 Cl 在每个 Na+周围与它最近的且距离相等的 Na+有 个 6 6 1: 1 NaCl4 4 12 氯化铯的晶体结构 Cs+ Cl CsCl的晶体结构示意图 思考 每个 Cs+同时吸引 个 Cl,每个 Cl同时吸引 个 Cs+,而 Cs+数目与 Cl数目之为 化学式为 根据氯化铯的结构模型确定晶胞,并分析其构成。 每个晶胞中有 Cs+, 有 个 Cl 在每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