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内容摘要:
阅读第二段,回答问题。 1第 2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1“太学生”的优越条件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请概括回答。 1本文的主旨句是什么。 (全文中心论点)这句话要说明什么意思。 (通过主旨句的表述,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1文中“心不若余之专耳” 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1写出本段中与上文四组对比关系的词语。 本文为更好的达到启迪,鼓励和教育青年人立志勤学的目的,还功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这种写法的作用。 2“太学生”没有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根据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2第一段作者求学条件的艰辛和第二段太学生求学条件的优越形成对比。 从中你悟出什么道理。 2细读第二段,谈谈在“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之间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2.作者认为太学生德不成业不精的原因在于什么。 你是否 也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2“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第三段,回答问题。 2 段重点写了什么内容。 2作者写此文的意图是什么。 2读书要善于整体把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认为读书苦,几乎是所有中学生的同感,宋濂之苦,闻所未闻;诸生之福,过之不及。 当你深谙了宋濂之苦及宋濂之累时,你对读书之苦想必会有新的认识。 结合课文,说一说你的认识。 读完此文后,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送东阳马生序》答案 叙述自己青少年时期的求学之难和用心之艰。 幼时求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的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 或四个方面:家境贫寒,无书可读;无师求教难; 远道求学,备受艰苦;艰苦的求学生活。 或读书难,要借书,抄书; 拜师难,冒严寒顶风雪,到外地寻师; 求教难,常遭“叱咄”;生活难,“日再食,”穿“緼袍敝衣”。 目的是劝勉马生不要辜负。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
相关推荐
39 40 41 42 43 44 45 答案 B B B D C A B D B C B B D A A 二、 非选择题 ( 每空 1分,共 10分) 1. 1.(1)传粉 (2)适应 依存 (3)生产 消费 2.( 1)细菌 真菌 腐生 ( 2) 无机物 ( 4)物质循环 八年级生物单元检测题(三) 12 年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2ⅹ 45=90分) 题号 1
四、当堂检测 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 3 ①制备重组 DNA分子 ②转化受体细胞 ③筛选出获得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 培养受体细胞并诱导目的基因的表达 ④获取目的基因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 ③②④① B.②④①③ C.④①②③ D.③④①② 基因工程是在 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施工的,在基因操作的基本步骤中,不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步骤是 ( ) A.人 工合成基因 B.制备重组 DNA
内外的局部电流方向是 A.都是由 左向右 B.都是由右向左 C.膜内由左向右,膜外由右向左 D.膜内由右向左,膜外由左向右 10. 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 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兴奋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 其中正确的是 11.突触小体存在于 A.神经元轴突末梢 B.神经元树突末梢 C.神经元细胞体 D.两个神经元之间
有许多美好 的词句,尝试让学生读读背背,有助于他们迚行知识的积累。 在教学中安排小导游的解说,充分地盘活课文的语言。 课程标准提出:“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
海导航: 1516 页,举例说明什 么是近似数。 怎样确定是“舍”还是“入” ? 一、你能标出下面信息中的近似数吗。 (1)这部长篇小说约有 235000 字。 (2)书店 8月份购进图书约 262500 册。 (3)明明家居住的小区共有 116 户人家。 (4)截至 2020 年底,全国 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约有 387400000 人。 二、勤动脑,找规律。 262500 大约是几万。
解体,这种 “解体 ”主要是指 统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带来的社会影响是 ① 农村手工业者日益趋于破产 ② 人民负担加重 ③ 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 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创造 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我的疑问 3 ,为解决军事工业遇到的困难 ,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民用企业。 下列各项中属于这批企业的是 A.轮船招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