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三角形3教学设计(2)内容摘要:
你能用折纸的方法得到三角形一条中线吗。 你能折出它的三条中线并探究其位置关系吗。 结论: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交于一点。 这点称为三角形的重心。 (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 活动目的 : 以线段的中点知识类比出三角形的中线知识,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引出新知识,体现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 {既验证三角形的性质 },在活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 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不但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 实际 教学效果: 通过这样的方式学数学,可以有助于学生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新知识更好的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形成网络;学生的动手过程不但得出三角形中线的性质,而且学生也发现了书上没有直接给出的性质,如中线分成的两个三角形的周长关系、面积关系以及三角形三条中线交点与三角形的位置关系等,实现了学生自己学数学的目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实际操作可以把抽象的数学直观化具体化。 第三环节:合作学习 再探新知 活动 内容: 活动三:类比角平分线定义以及三角形三条中线位置关系的探究过程探究三角形角平分线定义以及位置关系。 ( 1) 定义: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角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条线段,如图线段 AE。 (注:角平分线是条射线,而三角形角平分线是条线段) ( 3)几何表达: ∵ AD 是三角形 ABC 的角平分线。 ∴∠ 1=∠ 2=∠ BAC( 或∠ BAC= 2∠ 1= 2∠ 2) ( 4)分组画不同形状的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并探究其规律。 ( 5)用折纸的方法探究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位置关系。 结论 :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交点在三角形内部) 活动目的 : 三角形。认识三角形3教学设计(2)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认识厘米和米的练习题(1)
第三条线段短( )厘米. ( 3)第三条线段比第二条线段长( )厘米. ( 4)三条线段一共长( )厘米. 二、判断(对的画 “√” ,错的画 “” ). 三、应用题 1.工人叔叔修一条 95 米长的路面,修了一天后还剩 36 米,这一天修了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服装厂运来白布 46 米,花布 39米,花布和白布一共多少米。
认识升和毫升第二课时
平均分成 4份,并分别做上记号)。 ( 4)动手制作。 教师加强巡视,注意个别指导。 3.提问 ( 1)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是怎样制作的。 ( 2)有没有不同的标法。 ( 1/2L和 2/4L)它们的大小相同吗。 (一样大) 4.用自己做的 1升的量器来量一量 ( 1)量出 1升水,试一试 1升水能倒满几纸杯。 让学生在组内合作完成。 待学生做完后,提问: 1升水能倒满几纸杯。
认识10-20各数教案
出 10 根小棒, 现在 你 想 怎么拿。 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明确: 1 捆 1 捆的好拿, 方便。 指导活动: ① 下面我们就来捆 1 捆小棒,拿几根捆成 1 捆。 ( 10 根) ② 一边拿一边数: 1, 也可以数: 1 个一、 2 个一、 3 个一„„ 10 个一, 10个一就是 10 根,举起你的 10 个一,左手捏紧,右手像老师这样把皮筋撑起来,套上去,扭一下,再套上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