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地下拱棚灵芝的栽培新技术内容摘要:

半地下拱棚灵芝的栽培新技术 许多优点,一是半地下室棚比地面建棚造价低,可节省建棚开支 40;二是水分管理方便,只要保持覆土层水分充足即可;三是在一头出芝,营养集中,长出的灵芝健壮、质量好;四是半地下室拱棚冬暖夏凉,夏天室外地温 40左右时棚内不超过 36,冬天又比地面高 3棚顶天窗可满足对光线的要求和通风换气。 其技术简介如下:一、选场搭棚选向阳清洁场地,挖宽 3 米。 、深 、长 40 米的坑,坑上每隔 1 米用毛竹搭人字架,先铺油毛毡再覆草帘,顶棚每隔 处交错开天窗。 搭好棚后,用硫磺烟薰灭虫,然后用高锰酸钾或福尔马林溶液薰蒸消毒,最后在地上撒石灰。 所搭的拱棚面积 120 平方米。 二、制备培养料采用的配方:棉籽壳 88,麸皮 8,石膏、石灰各 1,磷肥 2;棉籽壳44,木屑 44,麸皮 10,糖、石膏各 1;木屑 78,麸皮或细米糠20,糖、石膏各 1。 含水量为 65左右,为 好料立即装塑料袋,每袋装料 500 克左右。 然后进行灭菌,高压灭菌 2 小时或常压灭菌100保持 8 小时以上。 采用两头接种法,用绳扎口,接种后放人拱棚内发菌,每层 5 袋,每周要互换位置,以平衡料温,并要检查有无杂菌污染,及时拣出污染的菌袋。 一般在 25培养一个月左右菌丝可长满料。 三、半脱袋覆土出芽将发好菌的菌袋,用刀片在菌料中间割一圈,然后拿掉上一半塑料袋,保留下一半塑料袋。 将脱掉塑料袋的一头靠拱棚长边横摆排列,菌袋间隙用土填充,排好一层菌袋覆土约 3 厘米厚,并喷水使土壤吸足水分,依次再排下一层,可排 6 层。 棚中间可把脱去塑料袋的两头相对排列,同样可排 6 层8 层,仍要覆土。 这样形成三堵菌墙出灵芝,菌墙间 2 条走道宽 70厘米。 经一周后,剪去外露的扎口处塑料袋,按常规管理让其出芝。 管理重点是保持土壤含水量,补水方法是从菌墙上层喷水下渗,宜少量多次,保持空气湿度 80出芝阶段应打开天窗通风换气,注意防病灭虫。 在喷水同时加营养液。 专利查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