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设计内容摘要:
识,加深学生的时间观念。 2.在时间单位换 算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结合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重难点 时间单位的简单转换和求经过时间的方法。 教学准备 时钟模型、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备注 一、猜谜游戏引入 1.(课件出示)猜谜语: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 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 2.学生猜出谜底后,教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提问: ①“矮子指的是什么”。 “高个指的又是什么。 ” ②“分针走一小格的时间是多少”。 “分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多少 ”。 “时针走一圈的时间是多少”。 ③“ 1 时等于多少分”。 “ 1 分等于多少秒”。 3.教师演示课件,拨出不同的时刻,让学生读出时间。 如:5 时, 3 时 20 分, 6 时, 9 时 50 分等。 4.引出课题:我们已经学会看时间,但如何计算经过的时间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时间的计算”。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 1: 2 时 =()分 ( 1)教师: 1 时等于„„。 (学生答)那 2 时呢。 ( 2)学生合作、自主探究。 ( 3)反馈 ( 4)教师小结。 2.完成第 4 页“做一做” 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订正时,可以指名学生说一说得数是多 少。 是怎样想出来的。 然后教师小结出时间转换的方法。 3.教学例 2: ( 1)教师投影例 2 的情境图,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图,说说图意:小明 7 时 30 分离家, 7 时 45 分到校。 ( 2)师: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少时间呢。 ( 3)学生讨论回答,试着让学生归纳出计算时间的各种方法: a、分针从 6 走到 9。 走了 3 大格,是 15 分钟。 b、 45- 30=15,是 15 分钟。 小结 请一至两名学生说说自己从几点出门到学校是几点。 让台下的学生帮忙算一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 5 页“做一做”。 集体订正时,可以指名到黑板前的钟表上 实际操作一下。 2.填空: ( 1) 50 分比 1 时少( )分, 1 时比 45 分多( )分。 ( 2)一节课是( )分,课间休息( )分,再加上( )分,就是 1 时。 3.竞赛: 教师口头报时刻,如: 3 时至 3 时 45 分,经过几分。 学生抢答,看谁抢答得快,教师给予奖励。 四、全课总结 现在是几时几分。 我们刚才是从 9 时开始上课,从上课到现在经过了几分。 一节课 40 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是啊,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时间,多学一点本领,长大更好地建设祖国。 五、课堂作业 《练习册》 P2 板书设计 时间的 计算 例 1: 2 时=(。第一单元时、分、秒教学设计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第一单元有余数的除法第二课时
( 3)汇报交流。 ①用圆片代替桃分一分。 指名学生上台操作。 提问:分的结果怎样。 (放了 2 盘,还剩 2个。 ) 剩下的 2 个桃,还能继续分吗。 (剩下的 2个桃,不能再分) 讲述: 12 个桃,每盘放 5个,分的结果是“放了 2 盘,还剩 2个”。 如果是 22 个桃、 32 个桃、 42 个桃,甚至更多的桃每盘放 5个呢。 难道我们也用圆片代替桃来这么分吗。 有别的方法吗。
第一单元测试题(2)
政权名称是( ) A.张楚 B.大楚 C.楚 D.汉 10.楚汉战争,刘邦最终胜利的主要原因( ) A.刘邦善于用人 B.项羽刚愎自用 C.刘邦实力强大 D.项羽众 叛亲离 1儒家思想在我国占统治地位开始于( ) A春秋战国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下列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说法正确的有( ) ①背景是王国势力发展,威胁中央政权统治 ②允许并鼓励王国将土地进一步分封给子弟为 侯国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8
方法:用四舍五入法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作最接近它的整十、整百的数来算。 一般是先找出两个乘数的近似数,再把这两个近似数相乘。 将全班分成四大组,每组完成一题,再互相检验,看看和 估算的结果是否接近。 16页“复习”第 8题。 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明确表格填写的要求。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16页“复习”第 10 题。 ( 1)出示第一组题,先让学生计算,再组织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