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3)内容摘要:

3 页 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 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问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 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 ”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 „„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⑴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 ⑵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 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说明两者的关系。 ⑶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 【 经典例题 】 1. ( 10 年安徽 )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 “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西汉七国之乱 “有叛国而无叛郡 ”, “秦制之得亦明矣 ”。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2. ( 10 年江苏 ) “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 …… 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的 “官 ”隶属于 A.宣政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