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导学案内容摘要:
的创办 创办: 特点: 影响: 创办: 出版特色: 地位: 四、达标训练: 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第10课清末民初的文化与教育导学案
相关推荐
幅巨幅画像 位于深圳市深南路 ,每逢节日,尤其是每年 的 2月 19日,人们都要来这里观光、献花、拍照,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缅怀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他是谁。 人 们 为 什 么 把他 称 为 我国 改 革 开 放 和 社 会 主义 现 代 化 建设 的 总 设计 师。 三 、达标测评,检验目标 时 期 提出内容 作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初期 ( 1982 年)十二大
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 受损失,列强争相在华划分 “势力范围 ”,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900—1901 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原因 : 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 的结果。 ② 导火线: 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发动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打出 “扶清灭洋 ”旗号,到 1900
师的指导下,通过与学生一起分析甲午中日战争示意图得到战争的经过。 在培养学生学会看图外,利用图片来加强对于战争经过的理解。 将战争的经过简化为一句话:“两个阶段,四次战役,一个政策”。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丁汝昌、邓世昌牺牲,北洋舰队受损,李 鸿章避敌保船,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双方互有胜负,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在学习战争经过时,了解邓世昌
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 3)教师说明: 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 今天我们就以 为例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 5)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 6)设疑引思:教师出示提纲学生讨论: a.计算时
个 40 是多少,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 先算 2 个 8 根是 16 根,把其中的 10 根捆成一捆放在 2 行小棒的下面,另外 6 根放进这捆小棒的右边:再算 2 个 4 捆是 8 捆,一共是 9 捆又 6 根,那么 48 2=96 是怎样算出来的。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竖式计算。 问:怎样计算呢。 借助直观操作、边讲解边板书竖式。 4 8 2 1 68 2 8 40 2(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