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作文教案内容摘要:
学们,有谁听过《童年》这首歌呢。 好,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 (FLASH 动画 )。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美好的童年,每个人的童年也肯定会发生一些充满情趣,又很有意思的事情,今天我们就围绕这个主题上一节作文指导课。 出示习作要求,提问: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小结。 二、童年趣事 “大搜捕 ” 课前,我已经要求同学们在课外书籍、报刊杂志以及网络上找一找,收集一下别人的童年趣事,我也收集了不少,下面我先把我觉得比较好的一篇与同学们分享一下。 (课件出示文章《巧吃西瓜》) 我喜 欢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一是它有一个非常清晰的结构,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说得很清楚。 你们知道它的起因是什么。 经过是什么。 结果又如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出示课件:写作要求 1) 我喜欢这篇文章的原因之二是它很有趣。 你们觉得这个故事哪个地方最有趣。 (我故意把西瓜推到地上,让它打破,我就吃上了西瓜 ) 为什么这个地方会让你觉得有趣呢。 (所选的生活事例典型,突出趣字;表达出真情实感;有趣的地方具体、生动,体现在对人物进行了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描写) 从上面的分析里我们可以 总结。童年趣事作文教案
相关推荐
个 40 是多少,最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 先算 2 个 8 根是 16 根,把其中的 10 根捆成一捆放在 2 行小棒的下面,另外 6 根放进这捆小棒的右边:再算 2 个 4 捆是 8 捆,一共是 9 捆又 6 根,那么 48 2=96 是怎样算出来的。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③竖式计算。 问:怎样计算呢。 借助直观操作、边讲解边板书竖式。 4 8 2 1 68 2 8 40 2( 8
次乘得的数合起来就是所求的积。 ( 3)教师说明: 今后我们要学习的乘法题口算可能一时算不出来,那就需要我们用竖式的方法笔算出来。 今天我们就以 为例学习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笔算乘法. ( 4)全班动笔试算(让每个同学在练习本上写竖式) ( 5)向同学展示正确算式。 教师边板书边强调写竖式时要把乘数的个位与被乘数的个位对齐。 ( 6)设疑引思:教师出示提纲学生讨论: a.计算时
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 指名口述算式,教师同时板书: 128 16= ( 2)尝试计算。 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 教师巡视指导,特别关注平时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注意他们每一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 3)小组交流算法。 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把计算的过程互相说一说。 ( 4)全班交流并集体反馈。 提问:先算什么。 (先算 128 6)再算什么。 (再算 128 10)最后算什么。
这种窃读的滋味。 ”学生找出有关语句体会感悟。 再读“我很快乐,也很惧怕 这种窃读的滋味。 ” 三、 这一切都是因为什么啊。 请同学们浏览全文,看看是什么力量 在鼓励着作者。 (出示) “记住,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 ” 四、回到课题: 同学们课文读到这里,我们也读出了许多滋味,再来看课题,“窃”在字典里有下面几种解释(出示)你认为“窃”字在这里应选那种意思。 再读课题。 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