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礼赞教案内容摘要:

长的“环境美”,雄伟壮阔的黄土高原,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峰,给人一种壮美之感。 但西北之行所见的白杨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 作者借赞美 白杨树到底要赞美什么。 让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感受白杨树的美。 五、布置作业 1. 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抒发的情感。 2. 掌握“字词积累”中的词语。 韶关市第十三中学课程教学教学设计 (课时) ( 2020 ~ 2020 学年第 一 学期) 课程名称: 语文 主备教师: 马莹莹 任课教师: 马莹莹 课 题: 第 1课 《白杨礼赞》 课 型: 新课 课 时:第 2 课时(总第 课时) 授课班级: 九年级 2班 8班 授课时间: 2020 年 月 日(第 周) 教学目标: 1. 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指出文章的抒情线索。 2. 找出文中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 3.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 4. 理解本文准确、凝练、变化多姿的语言特色。 [教学重点 ] 从文章结构入手整体感知课文,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 注重朗读,品味语言。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回顾上课时内容,导入新课 作者在铺陈赞颂白杨树前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象,勾勒了一幅雄浑、辽阔、苍茫的画面。 既介绍了白杨树生长的不平凡的环境,表现了“景美”,又渲染了一种不平凡的气氛,烘托出白杨树那傲然耸立、坚强挺拔的美姿。 赞美高原后又说它“单调”,紧接着骤然把白杨树一下子突然推送到读者面前,使之在雄伟的高原这一背景的衬托下,显得更加清晰、鲜明、高大。 西北之行所见的白杨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呢。 二、学习探究,继续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 学生朗读。 要求其他学生在听读时,注意画出文中有关描写白杨树的内容。 2. 思考几个问题: ① 文章选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 ② 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 描写白杨树的 ? ③ 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