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八上)内容摘要:
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 陆游 ( 1125—1210年), 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他是中国文学史上作品最多的诗人之一,尤其是在蜀时所写的那些悲壮激昂的爱国诗篇,影响极大。 后来 ,他把自己的全部诗歌和文集题名为 《 剑南诗稿 》 和 《 渭南文集 》。 “六十年间万首诗”,他是我国文学史上作品最多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最突出的主题是表现‘恢复神州”的爱国主义精神。 在这些充满爱国激情的诗里,他以激越悲壮的声音 , 唱出了广大人民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 抒发了自己“一生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和“报国欲死无战场”的悲愤。 热烈地期待着有朝一日能据鞍杀敌,为国捐躯。 除了大量的爱国诗篇,陆游还有很多写景和抒发生活情感的优秀作品。 背景简介 宋孝宗乾道二年( 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 这首诗作于次年春。 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游山西村 南宋 陆游 你莫因农家的腊酒浑浊而笑话他们 ,他们是用丰足的菜肴款待你,没有把你当成外人。 山岭重叠,溪水迂曲,远望好像前面已经没有路了,走到近前才知道在垂柳掩映山花烂漫的地方又出现了一个山村。 萧鼓追随是因为春社日将临,人们穿戴简洁朴素,古朴的风尚犹存。 从今以后,我要随时乘着月光闲逛,拄着手杖豪兴满怀的叩击农家朋友的柴门。 诗意 首 联 “莫笑” ——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足” ——表达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 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 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 颔 联 名句、佳句又富有哲理 呦 (描绘了山水复杂迂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 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 ) 写景中寓含哲理 —— 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 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 颈联 写出山西村淳朴的风土人情 尾联 诗人对农村的喜爱之情和对 农家的赞美之意 . 读一读试比较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与“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扣门” 比较 相同: 内容上都是描写作者做客农家的情形。 不同: 前一首表达了老朋友之间诚挚的友谊。 后一首表达了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 本课要点 1 作者 ——陆游(朝代、字、号) 2 体裁 ——七言律诗 3 内容 ——写农民的好客和古朴的风俗 (意趣浓郁的风情画) 4 诗中的名句 ——(写景,富有哲理) 5 ( 1)写乡民好客习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第25课诗词五首课件(语文版八上)
相关推荐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铁幕 1946年,英 国前首相丘吉尔 访问美国,在富 尔敦发表演说, 称苏联进行扩张,“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 已经降落下来。 在这条线后面,座落着中欧 和东欧古国的都城 …… 所有这些名城及其居 民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 ……” 美国总统哈瑞 杜鲁门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着“冷战”的正式开始。 美国国务卿马歇尔 马歇尔计划的目的
联盟 ( 1)“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和新冲突. ( 2)美国试图独霸全球,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原因 表现 ( 1)南斯拉夫解体 ( 3)国际恐怖主义滥趋势 世界形势特点 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 ( 3) 11事件 三、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世界格局特点: 呈现“一超多强”局面,但多极化趋势进一 步加强。 表现: 美国、欧洲、日本、俄罗斯、中国
士们的精神怎 样。 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嶙峋的石片割破了脚趾,他们全然不顾,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 大堤,保住大堤。 ” 狂风卷着巨浪,猛烈地撕扯着堤岸,战士们高声喊道: “ 狂风为我们呐喊。 暴雨为我们助威。 巨浪为我们加油。 ” 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道人墙。 狂风为我们呐喊。 暴雨为我们助威。 巨浪为我们加油。 他们一个个奋然跳入水中
毛泽东 、 周恩来等不顾个人安危 , 留在陕北与敌人周旋 , 指挥全国战场 , 充分体现了伟人的风范 , 不仅极大的鼓舞了解放区军民 , 也是我军能战胜敌人的重要精神力量。 延安 青化砭 蟠龙 羊马河 延川 清涧 绥德 小河 米脂 责口镇 朱官寨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1947/31948/3) 沙家店 中共中央进军方向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带给你什么启示 ? 遇到困难时 ,需要迎难而上的勇气
成 《 海国图志 》。 这是我国第一部较详细的介绍西方的著作。 二、严复 ( — )原名宗光,后改名复,汉族,福建侯官人,是清末很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在每张下面加按语,阐述自己的观点,警惕世人,推行维新变法。 • 从 1896年起到 1908年间,先后翻译了赫胥黎的 《 进化论与伦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