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内容摘要:

得出结论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为学生阐明 “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 做铺垫。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 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结合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引导学生分析:孟德尔是如何解释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的。 为什么子二代会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为 3∶ 1。 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回答:略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结合图 1- 5 讲解孟德尔的解释 P: DD dd 独立存在的 . 互不融合 在的 F1 配子 : D d 在形成配子的时候成对的遗传因 子要发生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 F1: Dd ○ x Dd 中 ,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来源 :学科网 ] F2 配子: D d D d F2: DD Dd Dd dd ,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 机的。 DD : Dd : dd 1: 2: 1 引出 纯合子和杂合子 的概念 假如雌雄 配子 的结合不是 随机组合 的能出现 F23∶1 的结果吗。 〖提示〗 因为满足孟德尔实验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等,即任何一个雄配子(或雌配子)与任何一个雌配子(或雄配子)的结合机会相等,这样才能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比。 不能 给予学生发散思维、启动已有知识的空间。 使学生理解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 法 和解释 第 2课时 [来源 :] 实验 针对上节课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 设疑:孟德尔在不知道 遗传因子是什么的情况下,用抽象的遗传因子来分析杂交实验结果。 提出了遗传因子 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配子中单个出现的假说 ,是超越自己时代的一种非凡的设想。 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时,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组合真能出现 3∶1 的性状分离现象吗。 让我们通过模拟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