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2)内容摘要:
产物不同 ⑴ 碳的可燃性 —— 碳的化学性质 练 习 ⒈ 6 g碳和 18 g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充分反应后,容器内的物质是( ) 、 O2 、 CO2 、 CO C + O2 CO2 点 燃 12 32 6 16 < 18 分析: 由此可以得出:反应时 氧气充足 ,生成物只有 CO2, 反应后还有剩余的 O2。 碳的化学性质 为什么要加铁丝网罩。 说明生成了什么物质。 说明生成了什么物质。 ⑵ 碳的还原性 C + 2CuO 2Cu + CO2↑ 高 温 为什么选择这套装置 ? C + 2CuO 2Cu + CO2↑ 高 温 C CO2 CuO。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2)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课题3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
2 + CO2 = CaCO3↓+ H2O。 三、二氧化碳的用途 1.温室效应的危害: ⑴全球变暖,气温升高,导致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淹没部分沿海城市。 ⑵由于气温的升高,水分蒸发加快,气候干燥,加快土地沙漠化,导致农业减产。 ⑶矿井、菜窖、没有开发的山洞等地方,二氧化碳浓度过大时,会使人呼吸困难,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 2.防止温室效应的措施: ⑴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可采取的措施是
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2ppt
: 含杂质的镁条 3g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 4g氧化镁,则镁条中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 Mg: 24 O: 16) 例 把 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不再产生气体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1
在国外,有一山洞人们称为“死狗洞”也就是当狗等一些小动物进入 洞内会昏迷或死去,而人却没有变化,其原因是。 烧开水后的铝壶常常会结有一 层“水垢”为除去它,我们可以加入适 量的 ,其原理是 ; 但是不能加入过量的这种物质,其原因。 氢氧化钙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 , 如新鲜的鸡蛋进行呼吸作用 ,通过蛋壳的小孔排出 CO2,为停止鸡蛋的呼吸达到保鲜的目的 ,人们常用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
联系 : 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 一定 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但物理变化过程中 不一定 发生化学变化。 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 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 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明显现象的,如一些中和反应;物理变化也可能产生明显的现象,如氧气液化时变成淡蓝色、电灯通电时发光且放热。 注意 ,这种 变化是 ( ) ( ) D C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物质在 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