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内容摘要:
冬至 春分 物体正午影子与太阳高度的关系规律 夏至 春分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夏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减小,物体正午影子逐渐变长,到冬至影子变得最长 冬至后太阳高度逐渐增大,物体正午影子逐渐缩短,到夏至影子变得最短 物体 秋分 公转规律: 节气 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位置 太阳直射点 的移动方向 正午影子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 春分( 3月 21前后) 春分夏至之间 夏至( 6月 22前后) 夏至秋分之间 秋分( 9月 23前后) 秋分冬至之间 冬至( 12月 22前后) 冬至春分之间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均 12小时 赤道 将向北半球移 居中 昼渐长夜渐短 北半球 向北移 渐短 昼最长夜最短 北回归线 最北点 最短 昼渐短夜渐长 北半球 向南移 渐长 昼夜等长 赤道 将向南半球移。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相关推荐
B、 C、 D、 ( 2020上海市)如图,正方形 ABCD中, E为 CD上一点, DE=2,EC=1。 将线段 AE以 A点为中心旋转,使点 E落在直线 BC上的 F点,则点 F、 C的距离等于 ______________。 AB CDEF F 1或 4 C 例: 如图,矩形 ABCD的对角线 AC、 BD交于点O,过点 D作 DP∥ OC,且 DP=OC,连结 CP, 试判断四边形
C 生物来源于非生物 D 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 生活在缺水的沙漠环境中的仙人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 A、蛋白质 B、脂肪 C、糖类 D、水 B D ,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 ( ) A、差异很大 B、有些差异 C.大体相同 D.没有一定标准 4.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 必不可少的元素是( ) A. Fe、 Mn、 Zn、 Mg B. Zn、 Cu、 Mn
北平原 华北平原 华北平原位于燕山以南,大别山以北,太行山以东,东临渤海、黄海。 华北平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 50米以下,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形成,所以也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沿长江中下游呈带状分布,由长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海拔大多在 50米以下。 平原以地势低平、湖泊众多、河渠稠密、水田连片为特色,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中国的丘陵很多
位置发生了变化,相对树木是运动的, B选项错误;司机相对于车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相对车厢是静止的,C选项正确;司机相对于房屋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相对房屋是运动的, D选项错误 .故选 C. 典型示例,抽取规律 【 名师点拨 】 结合参照物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只要判断所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如果变化了,他就是运动的,如果没变化,就是静止的 . 变式题 2 2020年 6月
发祥地 1 2 3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夏文化 印度河 恒河流域 印度河 恒河文化 两河流域 阿拉伯文化 A B C D 请你指出图中的服装属于亚洲的什么地区。 A B D 北亚地区 衣 — 毛皮 食 — 驯鹿等肉类 行 — 雪橇 住 — 木屋 鱼生 东亚地区 马 米面制品 丝绸 船 帐篷 西亚地区 衣 — 白色宽袍 食 — 羊肉 行 — 骆驼 住 — 窗小墙厚 东南亚地区 衣 — 短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