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_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2)内容摘要:

倾向 ? 关系 : 倾向 : 君主是天下百姓的残暴的统治者和剥削者 .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 《 明夷待访录 原君 》 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 古之君主,受到人民爱戴;今之帝王,人民视之如寇。 —— 《 明夷待访录 原君 》 材料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作者是怎样阐述这一思想的。 请回答 : 核心思想: “ 天下为主,君为客 ” 的民主思想 阐述方法: 古今对比,将对今世社会的批判和未来社会的期望寄托于对远古时代理想化追求之中,在思想上还保留着传统的印记。 二、三大进步思想家 顾炎武 “ 经世致用 ” , 实践求真知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代表作: 《 天下郡国利病书 》《 日知录 》 评价:开一代朴实学风的先河 中国宋代后逐渐形成的一种提倡研究当前社会政治、经济等实际问题, 要求经书研究与当时社会的迫切问题联系起来 ,并 从中提出解决重大问题方案的治学方法。 又称经世致用之学。 其特点是以史为鉴,学术研究和现实结合,解释古代典籍为手段,从中发挥自己的社会政治见解,并用于社会改革。 开辟了一代重实际、重实证的新学风。 材料一 有亡国,有亡天下。 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 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亡国与亡天下。 二、三大进步思想家 王夫之 世界是物质的,是不断变化的,有规律可循 认识论:主观的认识由客观引起,考查研究可以认识事物 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 代表作: 《 船山遗书 》 ( 《 周易外传 》《 读通鉴论 》 ) 评价:唯物思想,启示近代人们的思维方法,具有划时代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