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2内容摘要:
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 深 入了解工人生活 , 乐于向劳苦大众奉献 自己的一切。 B他们都不惜舍弃原先优裕的个人生活条件 , 选择了为人类谋福利作为自己的职业 , 在逆境中 坚定不移地为美好理想的实现而奋斗。 C勤奋好学 , 善于独立思考 , 汲取前人的思想精华 , 学识渊博。 D重视社会实践 , 结合工人运动实践来创立科学理论。 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身上我们学习到了什么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 三、巴黎公社 背景:普法战争 时间: 1871年 新政权: 巴黎公社 (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 失败: “ 五月流血周 ” 无产阶级的战歌: 《 国际歌 》 公社社员墙 5月 27日,最后一批公社战士退守 拉雪兹神甫墓地 ,终因弹尽粮绝,在一堵墙边全部壮烈牺牲。 1908年 5月 21日,法国群众在这堵墙上镶嵌了一块大理石板,上面刻写“献给 1871年 5月 21日至 28日公社的遇难者”字样。 这堵墙被称为“公社社员墙”,是巴黎公社冲天壮举的象征。 小结 (工业革命) 英国的宪章运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进入新阶段)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巴黎公社。第18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2
相关推荐
年两熟 一年三熟 (耕作制度) 高转筒车 明清 风力水车 精耕细作 纵观中国古代农业,请你梳理三条线索 靠天吃饭无所为 开始主动参与 利用农具解放自己 生产工具的变化 石器 少量的青铜农具 刀耕火种 耕作方式的变化 铁器 耜耕 铁犁牛耕 人的作用的变化 小农经济 :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 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
贫贱不能移 , 威武不能屈 评价: 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家思想。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发展,具有进步意义,影响深远。 但是,孟子的封建“仁政”、“民本”思想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策略。 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 ——荀子( 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 孟子的生平 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 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发明了有线电报机。 1896年,发明了无线电报。 围绕 “ 电 ” 的发明 ( 2)新的通讯——电报 贝尔在做电话通话实验 ( 3)新的通讯 —— 电话 围绕 “ 电 ” 的发明 贝尔制造早期的电话 1904年巴黎电话总局,图中为女接线员在工作。 有轨电车 无轨电车 ( 4)新的交通 —— 电车 围绕 “ 电 ” 的发明 围绕 “ 电 ” 的发明 ( 5)家用电器 电的影响 电 炉 A
革 冯太后改革 政治上: 经济上: 孝文帝改革: 迁都洛阳 改官制、 禁胡服、 学汉语、 通婚姻、 改姓氏 促进了胡汉融合 (仿照汉制) 集权中央 设乡官、“三长制” 俸禄制 均田制 历史回顾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黄口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 请回答: 魏主指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