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创造教育应当确立和强化的几种观念内容摘要:
言具有准确、抽象、简炼和符号化等特点.它的准确性可以培养学生诚实正直的品格,它的抽象性有利于学生揭示事物本质的能力的培养,它的简炼和符号化特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概括事物的 规律,也有利于思维.一个公式、一个图形胜过一打说明,符号公式的和谐与简洁美,有利于学生记忆、有利于分析问题、有利于计算和逻辑论证.如学习复数时, “1<|z| ≤2 ”所表示的意义,若用日常语言说明就较麻烦,而懂数学语言的人一看就知道是表示什么.再如用维恩图表示集合间的关系,使抽象问题变得形象直观,有利于学生掌握其内在联系. 学生语言的发展就是思维的发展.一个人没有很好的数学语言能力,就不可能有很好的创造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数学教学就是传播数学语言,要把数学当作一门特殊的语言来研究,要确立数学语言培养的观念.在 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形成,重视数学语言与日常语言间的转译,重视符号图式的表示和运用以及知识网络纵横交错的联系.如会用符号语言列方程解 应用题 ,会用函数语言描述运动模型,会用逻辑语言论证,会用计算机语言 指导计算.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不重视数学语言培养的现象,如有的学生对数学问题表述不清、认识模糊,这一问题较为严重地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用数学语言分析和解决量与空间形式方面的问题的能力,应成为数学创造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非智力因素培养 非智力因素对创造活动起着促进或阻滞作用.积极的学习态度和顽强的意志能促进数学创造,甚至可以弥补智力上的不足;而不良的态度和习惯则会阻碍和干扰数学学习和创造.许多人有较好的智力因素和学习条件,但没有成才,究其原因就是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 很好的发展.一个人的创造素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智力因素承担着加工和处理知识信息的任务,非智力因素在创造过程中起着动力性作用.从培养人才来看,只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和谐发展,才会产生高的创造效应. 可喜的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有许多教师已经认识到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性,但仍不同程度地存在重智力因素,轻非智力因素的现象.用纪律、分数、名次、向家长告状等简单方式来代替激发学生内在学习动机和兴趣的教育工作,甚至只管 “教书 ”,不管 “育人 ”,不注重数学教学的教育功能,不注意自。数学创造教育应当确立和强化的几种观念
相关推荐
,对部分现实世界的信息 (现象、数据等 )加以简化、抽象、翻译、归纳,通常采用机理分析和统计分析两种方法.机理分析法是指人们根据客观事物的特征,分析其内部的机理,弄清其因果关系,再在适当的简化假设下,利用合适的数学工具描述事物特征的数学模型.统计分析法是指通过测试得到一串数据,再利用数理统计的知识对这串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得到数学模型.初中数学教学中,要使学生初步学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
数加减的方法。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小数的加减法。 (板书课题:小数的加减法) 看到 这个式子大家是不是都十分陌生,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加减法”。 以前我们只学习了整数和整数的加减法。 在计算整数加减法时,一些不能口算出来的我们都通过列竖式计算。 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整数的加减法。 (略) 计算整数加减法我们要先列竖式,列竖式时应注意个位要与个位对齐,十位要与十位对齐,百位要与百位对齐等等。
过程,纠正学生作图中存在的问题。 这一上课学生拿出昨天晚上做的那个椭圆,就在屏幕上演示,老师来说一说那画的不好。 然后呢,老师黑板上就打出 PPT 是一个 标准的 椭圆 图形了,然后跟学生就说,椭圆画好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椭圆的几何性质。 然后我们还是 看他的学案 , 你会发现整节课他都是 让学生观察 图形。 介绍 顶点的时候,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个椭圆与坐标轴有几个交点 ,其它性质也
生之间、师生之间的 “对口令 ”的游戏。 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可以将这些题目改编成 “开火车 ”、 “找朋友 ”、 “小猫钓鱼 ”等带童趣性的游戏作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 中做作业。 二、设计探索性作业,让学生勤于思考 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为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有大教育观
气球有多少个。 6.办公室有 语文 书和 数学 书共 45本,其中 语文 书 22本, 数学 书有多少本。 参考答案 一、略 二、 1. 65 2. 773.>、>、<、=、<、> 4.( 1) 4只 ( 2) 4支( 3) 48朵 三、 36, 64, 90, 37, 75, 9 四、 1. 282. 30 五、 1.略 2.略 3. 65本 4. 52人 5. 30个 6. 23本二 (时间
了商中间、末尾有 0的除法。 学生在活动中经历了猜想、独立思考、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由生活到数学的全过程,也是数学化的过程。 环节三:巩固新知,拓展应用, 练习是学生领悟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我遵循有潜入深,循序渐 进的原则设计了以下不同层次的练习: :目的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 0 的除法。 :通过改错,找出出错原因,防止计算出错。 :将除法应用到解决问题当中,巩固商末尾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