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班: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内容摘要:
没有苛政。 孔子感慨地对弟子们说:“ 苛政猛于虎也。 ” 因此,他提倡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人而不仁,如礼何 • C、为政以德 • D、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C ( 3)教育思想: ①有教无类 ② 整理文化典籍:六经 ( 4) 人性论: 性相近,习相远。 ① 政治主张:“仁政” ②民本思想:“民贵君轻” ③ 伦理观:“性本善” A、“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C、“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孟子的思想 “亚圣”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荀子的思想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① 政治主张:“仁。理科班: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本资源仅提供20页预览,下载后可查看全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相关推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定稿
例论证 类推 •论证方法: • 类比论证 • 举例论证 • 对比论证 • 归纳推理论证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陈述六个发迹于民间而被举荐的人物事例和有关治国道理,论证了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一中心论点,阐述了 人才要在困难环境中磨炼造就 的人才观。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练。 请查找相关资料,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仲尼厄而作 《 春秋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0xx1113
使他所做的事颠倒错乱,通过这些途径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以前所不具备的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人经常会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在吟咏叹息声中表现出来,然后才被人了解。 一个国家
生命的旅程-珍惜生活中的每分每秒
2 –說出上 5屆環球小姐比賽中的得勝者。 3 – 說出上 5屆諾貝爾獎的得獎者。 4 –說出上 5屆奧斯卡的最佳演員。 不能回答嗎。 是不是很難。 不要擔心,沒有人記得這些。 掌聲消失了, 榮譽也蒙上了灰塵。 得勝者很快就被人遺忘。 現在請回答這幾個問題 : 1 –說出 3個對你的學習有幫助的老師。 2 –說出 3個在你急需幫助時伸出援助之手的人。 3 –想出幾個讓你覺得特別的人。 4 –說出